这篇读后感是关于学校改革的,可能更合适校长或者教导主任来实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多的还是提议并配合改变。但是话说回来,不管学校怎么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老师头上,要老师本人心甘情愿改变才行。因此,如果我们提前学习了校内教研的相关内容,我们会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有个更客观的认识,对自己的目标方向也会更明确。
《静悄悄的革命》作者认为,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构建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师生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
这个三年改变学校的方略,最大的难关是校长。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想,我们的校长确实没办法。那就算了吧!
别,继续看下去。
改革第一步,是相互开放的教室。要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在同事面前公开授课。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尤其是老教师。具体怎么做呢?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校长的领导能力。通过耐心说服,才有可能让所有教师彼此开放教室。第二个是充实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生动有趣。非常重要的是,首先得让上公开课的教师心甘情愿地接受再一次的公开评论;其次,能让参加者自觉地产生“下次我应该这样上公开课”的愿望。研讨教学问题时,比起事前研讨,事后反省更为重要。因为无论怎样的教学,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因此,没有必要在事前花太多时间讨论,而应该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进行研讨分享。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我们还可以怎么做等等。
我想,就算不能每个人都互相开放教室,但是在教研时,我们也可以按以上方式改革我们的教研内容和教研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