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买年货时,真正体验了一次年味。
一直和公公婆婆一起过年,年货也由公公婆婆准备,我们只需要带着嘴巴和肚子,开开心心的吃,从年三十一直吃到初七。所以,对于年货,只是听婆婆吐槽公公刚刚买的水果不够新鲜,肉买多了,为此,特意买了一个冰柜来放肉。买的蔬菜不好了,做饭做的肉多菜少,饭咸了……
今年,婆婆腿受伤,老公也受了伤,出行不方便,公公还要照护婆婆,过年除夕和初一去婆婆家吃饭。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备些年货。
一大早,先去了卖熟食的六味斋,在柜台前,站的满满的一群人,两名工作人员,手脚利索的为大家称重,结账,我等了有十来分钟,才轮到我。
之后去了干果店,干过,小吃,果脯蜜饯……玲琅满目的货架上,推着小山似的货物,这个称一点,那个来一点,小山不知不觉见底了。
又去了蔬菜店,老板结账的桌子上,围满了等到结账的客人,只听到计算器不停的归零和等于,和收到款项的声音。
旁边的水果的里,来来往往的人们,手里提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老板娘不停的计算着,对于询问的客人,无暇顾及。
路边卖对联的小摊,看好的福字,一眨眼的功夫,就买完了。
行走在路上的行人,或手提着,或电动车上,或备箱里,都是各种各样的年货。电动车,自行车,汽车,把十字路口堵的死死的,行人都寸步难行。
看着这一派热闹的景象,回想起小时候,和妈妈上街,买年货的情景,好像回到那个时候,对过年的期待,对新衣服的期盼。
回到家里,看着手里几大兜子年货,发愁买了这么多吃的,要放在哪里呢!
仔细想想,过年期间,超市正常开门,需要的东西,随时能买到。可是,身处热闹的市场,不由自主的想都买一点儿。
也许,需要的不是东西,而是身处其中,感受到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