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意为给予他人方便和利益不求回报。指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为。
利他表面上是利益他人的行为,实际上利他也会回到利己层面。
看有的商家在售卖商品时,会提供额外的服务。很明显的是,利他的行为额外的服务又不收费。
比如我们去水果店买水果,商家会贴心的给去皮切块打包,然后放到精美的盒子里。
比如去商铺里买鱼肉海鲜肉商家也会帮助去皮处理,清洗干净再打包。
有些超市里购物后,会提供免费的包装袋。
看起来这都是商家的利他服务,贴心又妥帖,让买者买的舒畅,付款付的更乐意。
那这里面商家的利他行为,有没有利己呢?那必定是有的呀。利他可能初心是纯粹为顾客为买者服务,但利己即一定是有的。顾客买东西被服务感觉好自然愿意再回头。
超市提供免费的精美包装,那精美包装上的标志也是一份无形的宣传。
顾客再回头再次的成交,商家肯定也有利益。
又或者商家这些利他行为,实际上已经额外的有利己服务费的。不过有些商家是明码标价,有些商家是默默不作声,看似是额外的利他服务而已。
有些利他行为可能是纯粹的,觉得我就是为你好,想为你付出,想为你做事,初心就真的是为他人好。
比如有些家长,口口声声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孩子做各种事情。这些所有的为你好的利他行为,其实深层追究一定有着利己的需求呀。
真正无条件的利他行为或是为你好。有没有我不太清楚,但似乎我看到的利他行为一定是利己的。
只不过有些利己是主动想要的,又或者自己没有觉知道,其实背后也是有着需求。有些痢疾是真的没有觉知道自己受到了什么,但是改变也真的发生了,那是真的之利他之后的利己。
在平台的各种志愿活动,做志愿者的感受中,其实初心是利他,就想着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一点事情。因为身边太多因各种家庭琐事,又或者鸡零狗碎的事情缠绕着,婚姻破裂,由此让孩子遭受活被动承受,婚姻出现了问题,孩子出现各种偏差行为的实在太多。
真正几年的志愿者工作做下来,看似那些利他的行为,每一次都切身体验到利己的收获。
记得一次做志愿者活动,去会场捡拾垃圾。那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毕竟几百人的会场里穿着红马甲去地上捡拾参会者,用过的废纸饭盒,实在是个极大的考验。
那次对我来说是有波动的,在做这件事情之初是有内耗的,左思右想。可是看看自己身上穿的红马甲,知道我们是一个团体,知道身为志愿者,简单听话照做是必须的。
当真正躬身入局,沉下身子做事情时。看见被服务者看见会场的听众观众对我们投以赞许认可的目光时,那份我可以为你做事情的感觉是喜悦的,喜悦是如此的真实不虚。
那次利他行为还有一个利己的收获,那就是一次体验了新的生命体验。
生命就在于体验嘛,以不同的方式去体验不同的生命,体验在几百人会场里穿着红马甲捡拾会场的垃圾,那一次的生命体验让我至今难忘。
之所以至今难忘,是有一个会场用餐者用极不尊重的口吻和行为招呼我过去时,在那一次,我觉知到了当不被尊重时,那只是他的行为,那只是他的,并不代表着我们不值得尊重。
利他自然有利己呀。
那次会场做志愿者的行为,我收到利己的点点滴滴实在太多。后来我应用到生活中,感觉自己的生命能量又有些不一样了。
总有人会说利他行为是高尚的,无私的,是道德的,我有些认同,但并不完全认同。
利他是不是真的无私我不太确定,但在我这里,一直确信利他行为利己是一定存在的。
坐电梯时随手帮别人按个电梯的数字键,出门倒垃圾时看见对门的垃圾放在门口,随时帮着提下去。过马路时有意缓一缓,让外卖小哥快递员急速通过,这些看似利他的行为,似乎纯粹的是利他。
这些利他行为真的是利他吗?利己真的没有吗?
是的,这些利他行为看似就纯粹的是利他。利己的行为,似乎没有那么明显,至少不是有形的,好多时候是看不见的。
最初这样随手利他行为是有意做的,甚至会做些记录,有点沾沾自喜。到后来已经内化成行为习惯,实在是因为这些利他行为,收到了内在喜悦和美好。
世界是圆的,所有的付出背后,一定是有收获。有付出,有得到,有些时候是可以看得见的,立即能变现的。有些付出不一定能看见,幻化成无形的能量或者无形的财富,总之有些是看不见的,但看不见就真的不存在吗?
记得姥姥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让小小的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常常会心怀敬畏。
上次课程回来后,有了一个新的职务小组长,每天检查作业群里的作业,用微信打包然后提交到大群里,每天晚上在大群里完成后接龙。
小组长的职务看似是纯粹的利他行为,是为小组的人员服务的,每天数算群里的作业是否全部完成,然后以微信打包的形式打包起来,再发到大群里。
微信打包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技能,新的方式,从来没学过的。
因为这一次的利他行为,那就开始学习这个新技能,自然学会就成了自己的本事。
看这次利他行为利己的收获就是,我学会了微信打包作业。
然后在微信打包的过程中发现,有新的问题出现。在微信收藏夹写的作业,如果不改成图片的形式,打包后就会被隐藏不呈现在大群里。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然后又学到了一个新的技能。
新问题让我有了新尝试,新尝试让我又学到了新技能。
群里一位医务工作者,工作特别的繁忙,他依然每天以微信收藏夹的形式,写作业提交到群里,这样模式的作业没法提交到大群。
我友情提示过,改变作业模板。他可能实在太忙了,又或者不会或者不愿意改动。第二天看见他又用同样的模式提交作业时,我觉察自己,知道凡事发生必有恩典,这就是来修炼我看我如何看这个事情,透过这个事情找到正向价值。
找到这件事情背后的正向价值,于是每天他的作业发上来后,我来把他的作业以图片的形式发到群里。每天他的作业我都看的认真至少是两遍,这也让我更多了解他的工作辛苦和工作状况。
看呀,简单的小组长的一个利他行为,我收获的利己是不是也很多呀,点点滴滴有好多哦。
世界是圆的,付出就全然去付出,不预期去收获啥,那样的利他行为,更美好更滋养人。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聊起来和孩子的关系,聊起来亲子关系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他很委屈,觉得自己一直在为孩子做着,无条件的在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事情,我全是为他好,纯粹是利他行为啊,我图啥呢?
是啊,你图啥呢?是不是孩子各方面状况好了,你就心安了,感觉日子更顺畅,更有奔头了呢。
电话那边让他轻轻笑了,那当然啊,孩子好了,咱大人的日子不就顺畅了吗?就更有奔头了吗。
我轻轻笑了,没再说什么,他又说了老半天,突然回味过来说,哦,好像…
家长为孩子做的事情,看似是无私的,似乎是无条件做这做那,真的是无私吗?真的是无所求吗?没有任何条件的爱孩子,孩子一定是感知到的,他能感知到你那份爱,爱的纯粹,爱的自然。
孩子在你这无条件的爱里会更有动力,他愿意去调整生活的节奏,每个人去向更好的生活,这是人的本能。
家长目的纯粹的利他行为,孩子能清晰的感受到的,这些纯粹的利他行为,罩着爱的外衣去要求孩子。控制孩子,还想收到自己期望的。
关于利他关于利己,实际上生活里时时处处都在发生着。
有时候看似纯粹的利己行为,其实无意当中也成全别人,自己想要的赤裸裸的目的,反而达不成。
有时候只是纯粹的利他行为,看似没有利己的要求。或许冥冥中都会有一些好的安排,那些意外之喜,那些惊喜,那些小确幸,那些生活里诸多的美意。有相当一部分,是利他之后的利己呢。
早上滴滴打车到酒店来学习,这里边就有利己,也有利他呀。
谁在利他?谁在利己呢?究竟是他成全我,还是我成全他呢。
真的有那么明显吗?其实利己利他,好多时候本就息息相关,只不过有时候。能看的清晰明了,有时候没有那么直接或者某些人看不到吧。
下车后想着群里的题目利他,酝酿着今天的作业如何来完成。想起来那个司机中年沧桑的脸庞,想起来他的笑脸,想起来他帮我达成我的目标,我也成就了他的一单业务。
成功大师们做事初心有着无我利他,往往能成就大业。远的近的,比如王阳明,比如稻盛和夫。
关于利他这篇作业就到这里吧,课程间隙在走廊里完成的。简单听话照做,从简单的模仿开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