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林晚音接着连夜敲开了当地几家小茶馆的门,凭借出色的后才和对茶叶深刻的理解,说服对方临时借给 她少量的不同品类的茶叶。
第二天,在交流会上,当其他的茶商展示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林晚音面前只有的几小撮茶叶。轮到她时,她站起身,目光扫过台下,平静的开口;‘诸位,我原本准备的样品昨夜被毁。但这是或许正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抛开外在的包装,回归茶叶最本质的滋味。
她当场冲泡那几款借来的茶叶,从水温,冲泡时间到品鉴要点,讲解得清晰透彻,言语间充满对茶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她没有一句抱怨,也没有丝毫怯场,那份临危不乱的镇定和专业素养,反而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和好奇。交流会结束后,竟有几位商铺掌柜主动与她接洽,表示愿意尝试进货。
事后,晚音开始暗中调查。她动用了一些当铺工作时积累的,见不得光的人脉线索,很快查明此事是周永昌背后指使,他嫉妒林家茶园起死回生。更嫉妒陈致远对晚音的青睐。
很快王发的小弟告诉王发,林晚音的遭遇,以及王发的声誉在此次受损。王发猛速而直接。几天后,周永昌名下最大的一家茶庄在深夜被一伙蒙面人砸得稀烂。他本人也被‘请’到码头仓库,王发甚至没有露面,手下的人只是丢给他一句话;‘发哥说了,林小姐的事,就是他的事。再伸爪子,剁了喂鱼。
周永昌吓破了胆,短期内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动作。王发用他最熟悉,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了他的庇护,也再次强调了林晚音在他心中的‘归属’地位。
陈致远在也知道林晚音遭此劫,他先是派随从先确认是不是王发所为,根据分析不是王发所为,那么另有其他人,他没有在林晚音面前过多提及此事。他只是利用自己的商业网络,开始不动声地挤压周永昌的茶叶货源和销售渠道。同时,他向林晚音提出一个更深入的合作方案,共同注册一个茶叶品牌,由林家茶叶园提供核心的原料和部分产品,由‘云山茶业’负责品牌运营,深度加工和各省区的商铺销售,利润比例按股分红。
这个方案极具诱惑力,意味着林家茶园将真正摆脱原料的供应的底层地位,跃升为品牌合伙人。但这也意味着,林晚音和她的事业,将和陈致远深度捆绑。
晚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
王发的庇护简单粗暴,有效却危险,如同饮鸩止渴,让她欠下难以偿还的江湖情债,且随时可能其强烈的占有欲反噬。
陈致远的方案光明正大,前景广阔,却也可能让她逐渐失去对茶园的部分控制权,她需要权衡这份深度合作是否会影响她‘独立’的目标。
一个是混不吝的烽火,霸道地将她卷入他的世界;一个是温润的流水,看似包容,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改变她的航道。
夜晚,晚音独自站在茶山上,夜风拂过,带来茶叶的清香。她回想王发手下砸店时的狠绝,回想陈致远提出合作方案的眼底的期待算计。她意识到,无论是烽火还是流水,她都不能全然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