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评价的一个亮点,针对长期存在的“数字”评价的弊端,倡导语言、定性评价,为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一、“述评”从何而来?
(一)述评合一:日常生活常态
日常生活中的评价经常会与相关的证据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在做出判断的同时提供判断的依据。
(二)“述”的失落:评价专门化的后果
(三)“述”的回归:教育评价新范式的要求
一是强调对行为目标之外学习的关注;
二是关注评价在促进学习中的作用;
二、如何理解学业述评?
(一)改进:学生学业述评的目的
开展学生学业述评,目的在于提升教育教学实绩。所谓“教育教学实绩”,也就是教师专业实践的实际效果,这种效果一定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或发展上,因此,开展学生学业述评一定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二)学业:学生学业述评的指向
首先,学生学业述评应当聚焦学生的学业,而不是学生这个人。
其次,学生学业述评应当聚焦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学业,而不是所有的学业。
最后,学生学业述评应当聚焦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中又要求的学业。
总而言之,这里所说的学业应当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获得的成就,体现为对学校相关课程目标的掌握程度。
(三)描述:学生学业述评的核心特征
学生学业述评重在对学生当前学习状况的描述,也就是提供关于学生当前学习中的优势、问题等具体信息,“述评”为当前的“结果评价”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
三、如恶化开展学生学业述评
(一)必须确保述评成为学生学业评价的常态
如果期望评价有助于改进,那么评价就必须成为创造“持续性关注学生进步的信息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评价都应有评述的成分,甚至是只做描述,不做简单化判断。
(二)必须厘清学生学业述评结果的关键用户
如果我们期望学生学业述评能够带来教育教学实绩的提升,学生学业述评的关键用户就不能仅限于教师考核的实施者,而是必须扩展到学习过程的所有参与者:学生、教师,甚至家长。
(三)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依据
指向于改进的学生学业述评需要更适当的参照系为核心依据,那就是国家规定的对特定学生的学业要求——从操作成面来讲,这种要求体现为学习目标。
国家对学生学业的要求体现在多个层面。
一是宏观层面,学生学业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二是中观层面,如教育部等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视“学业发展”为“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组成部分,与“品德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并列,包括“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三个关键指标。
三是微观层面,涉及具体的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标准”,即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四是最微观层面,即一个活动、一个项目、一个单元或课时的具体学习目标。
因为不同学生在同一目标上的具体表现很可能各不相同,因此述评涉及的具体项目、焦点、内容可以由师生双方在目标框架内来商定。
(四)必须以持续收集学生学业的具体信息为前提
“述评”的提出体现了对评价核心功能的认识的改变,“学业述评”就是要向学生提供关于其学业状况的具体信息或描述性信息。
首先,应当描述或刻画学生相对于学业目标或学业质量标准的具体表现。
其次,述评需要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信息纳入其中,这需要教师平常加强对学生学业的记录。
最后,这些信息应该是易于学生理解运用的信息。
边记录边思考:
翻看学业述评之初,猜想这应该就是原来上学时老师写的学期评语。细看述评相关内容之后,以家长的身份,非常希望这一项内容能够尽早地实施,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有时已经无法助力,非常希望老师能够从专业地层面来找到孩子的问题、并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以老师的身份,感觉这项评价工作的开展于老师而言,在整个的一学期之中记录班上几十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工作量大、杂,迫切的需要形成一系列方法的帮助。愿有更多和我一样有着这样双重身份的人来探究其中的有效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