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读书当作吃饭,那么我最近肯定是便秘了,成了只吃不拉的貔貅。也许这样比喻不好听,但最近我的状况的确如此。
输入输入不断的输入。早上六点开始打开喜马拉雅,听大神各种神吹,听他们的总结和阅读体会,八点半结束。中午20分钟。下班一个小时。晚上三个小时读书写字,再加上上班时偷懒的时间,一天有七到八个小时都在输入!
剽悍晨读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目。剽悍的猫叔每天读一本书,写一篇书评。而且每本书都讲的头头是道。我惊讶他的阅读能力和总结能力,但并不羡慕。我没有他那么大的能耐,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可我喜欢他的总结!他的输出是那么华丽。
龙兄的书也是挺不错的。《谁说你不能坚持》我也每天都在听。每天一个故事分享。就像他说的:每天很小很小的进步,带来很大很大的改变。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在讲‘输入’和‘输出’。甚至有一篇他连续说了三次输出。
静下心问问自己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阅读?为了在朋友圈炫耀自己一副很努力的样子?为了逃避眼前的经济问题而选择诗和远方?我的输出在哪里?
有时候我也会写书评,可是那拼凑的几百字真的是自己的感悟吗?还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成果而生搬硬套的讲解?
输出的意义是什么?输出的重点是什么?输出应该是什么样?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