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素心,在进行个人自我成长时,我如何识别深层次的内在的生活准则和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师小雨正在学习认知行为疗法技术,想要更熟练精通这个心理技术,也想要进行认知行为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前来咨询。
@素心人生设计:我们进入到个人成长的模块7:识别无益假设并重构新的替代性假设。
从这个模块开始,我们的注意力会转移到更深层、更不易接近的思维层面:潜在的假设、态度以及生活的准则,它们都会在不同情况下对我们产生影响。
例如,小雨的内在思维模式可能是:如果我在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出色,别人可能就不会意识到我有缺点,所以我就要非常努力,做到完美。如果达不到,就会非常糟糕。
在这样的假设、态度和生活准则下,小雨就把自己变成了“工作狂”,当她想要休息又不敢休息的时候,就会产生内在冲突,很痛苦。这时候就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本模块主要聚焦在通过自我实践的练习来识别与就存在方式相关的潜在假设和行为模式,构建更有益的假设或生活规则,并发展更具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在经典认知行为理论中,人的想法包括三层次:自动思维,潜在假设和核心信念。
自动思维,一般是和具体情境相关的,在头脑中自动冒出的、转瞬即逝的、带有评价性的想法。
核心信念则是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信念,它的发展常受到童年经历中重要他人或创伤经历的影响。
潜在假设也被称为中间信念,它介于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之间,帮助我们应对核心信念的影响。它常常是跨情境的假设、操作规则或关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生活准则,常常会使用“一定、应该、必须”或“如果……那么……”等语句表达,它常常将信念与行为和情绪进行连接。
例如,小雨的核心信念可能是“我不够好”,为了应对这一信念,她的潜在假设指导行为:如果我把所有事情都做完美,那么他人就不会知道“我不够好”,因此,小雨会拼命工作,非常关注自己所做事情的每个细节,尽量做到完美,变成了工作狂。
所以,在我们对具体情境的自动思维有所觉察和理解之后,我们就需要识别我们自己内在的无益的潜在假设。
如何识别它们呢?可以通过三个途径:
第一,识别反复出现的个人主题。
通过持续记录自己反复出现的情境、思维、情绪和行为,帮助自己识别出自己的个人主题。
第二,识别补偿行为。
例如,重复行为和僵化的应对策略就是典型的补偿行为。这些行为就包括:努力追求完美;从他人那里寻求确认;当事情变糟时,指责他人;取悦他人;很难拒绝他人;难以坚持真我,难以做决定等。
我们用这样的补偿行为,不让他人看到我们感觉糟糕的核心信念。
第三,识别回避行为。
回避是一种行为,即使回避的对象源自我们的情绪,我们回避特定的情境、人、想法情绪和躯体感觉,都是在试图保护自己,避免痛苦或困难。
典型的回避行为包括:努力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玩电脑游戏或长时间上网,当出现人际冲突时选择退出,感到受伤时远离人群,沉溺于游戏购物,物质滥用等。
最后,就可以总结出自己最无益的假设。
例如,小雨总结出来的最无益的假设是:如果回避和领导的讨论,他就不会知道我是一个无用的员工。因此她常常会在会议上沉默,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
在识别了无益的假设之后,我们就要创建一系列新的替代性假设和新的思维及行为模式。
我们需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想要什么样的感觉?我想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这个世界?我想何去何从?最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例如,小雨新的替代性的假设是:
如果我主动和领导的讨论,他就会知道我是一个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员工。我想成为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人。
紧接着,我们就可以由此创造自己的新模式。
我们可以展望未来,想象一下:
如果新的潜在假设成为现实,自己需要做什么?感受什么?思考什么?何种新思维和行为模式将取代旧模式?对自己或他人的哪些意象或想法是有益的?
请让你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也可以试着将自己想象成他人(例如一个亲密的朋友或榜样),以获得可能支持你的新的潜在假设的认知和行为。
至此,“模块7:识别无益假设并重构新的替代性假设”分享完成,下面进入常规的自我反思环节。
自我反思:
1.在识别自己潜在假设的过程中,你体验到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情绪、行为、躯体或认知反应吗?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或者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发现?
2.你是否发现什么个人主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作为一个人和/或咨询师的自己?在认识这些主题时,这些练习会有什么不同吗?
3.是否有一些特定的来访者会经常触发你的无益假设?你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吗?如果真有这种情况,你想要做什么不同的事情吗?(绘制出维持这一问题的循环图可能会有帮助)
4.你能发现自己的“咨询师假设”和“个人假设”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如何理解这些联系?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5.识别一个替代的、新的、更有益的假设,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你的大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新的假设?你的“直觉层面”或“理性层面”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吗?如果有所不同,你是怎么看待的?
6.你的体验会如何影响你以后在咨询中帮助来访者识别他们的潜在假设?
7.本模块中,你最希望记住的部分是什么?列一个清单,写下当你以后见来访者时,希望能回忆起来的要点。
你实践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欢迎分享和交流。
希望今天的心理锦囊对你有所帮助。
小贴士:
今天的分享来自《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个人成长》,詹姆斯·本尼特—利维等著。
他是悉尼大学乡村健康中心心理健康专业的教授,早年供职于牛津认知治疗中心,在认知行为治疗方面有非常丰富的造诣。他开创了自我体验式的认知行为治疗,并将自我实践融入到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和督导中,指导了数百名治疗师使用该方法。
我也是一名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咨询师,目前也在不断精进认知行为疗法。在实践中,我也看到了很多的来访者通过这个疗法获益,走出了困扰自己多年的心理阴影,也希望可以把更多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带给大家,帮助大家。
#成长锦囊# NO.87
心理/生涯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1000小时,10年+管理,5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
本锦囊来自《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个人成长——自我实践与自我反思工作手册》,在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