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一天之内几经转折,最后还是没有等来奇迹出现。
得知这一消息刚好和我家小伙子下公交,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家16岁小伙子告诉我说他很伤心……刚刚在外吃饭时,小伙子还跟我说我们要光盘行动,不浪费,把饭菜都吃完了呢。
晚饭时,我,小伙子,李大哥我们仨很自然地又聊起了这个话题。小伙子说刚听到说是谣言时,他还挺开心的。后来才确定知道是真的离世了。他说起了他心中的袁老,说到生物课中有袁老的介绍,他曾经专门看过他的故事,袁老还给他们学生写过寄语,希望大家坚持自己的追求目标。
小伙子问我,爸妈年代时,吃不饱饭吗?我说,是的,外婆外公年代时,没有那么多白米饭吃,一年中有好多时间是要吃红薯米饭的。妈妈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家里很困难,也有过吃不上饭的担忧。袁老让全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上的人吃上了白米饭,并以此奉献了他的一生,真的了不起。
我的记忆和小伙子的记忆是完全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老爸本身就是农场职工,袁老工作的农田环境和我小时在爸爸农场看到的环境是一样的。我想那个时候,袁老是研究,制水稻种子的人,老爸农场他们就是批量试产的全国各个据点吧。我记得老爸曾去海南、广西相关农场还去学习和制种呢。在农场制好的种子,然后就可以分发销售到各家农户了。于是新一年的产量又会增长了,农户门也会更开心了。
而这些都是袁老的研究带来给世人的:
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刊登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不仅一举推翻了主流观点中水稻无法具有杂种优势的理论,更是直接让杂交水稻的实际应用成为了可能。
1974年秋天,袁隆平终于育成了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表现出很大的增产优势。普通水稻亩产只有200多公斤,而杂交稻亩产一般都超过500公斤。
1976年开始,全国推行杂交水稻,到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他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有一个美好的梦:
“我曾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长,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我和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稻穗下面乘凉……我把这个梦称为禾下乘凉梦。”
为了这个梦,他奉献了自己的毕生心血。他还将这种对梦的坚定追求传递到了无数孩子心中。
国士无双,我辈楷模!国家如此幸运!孩子们也是!
孩子也喜欢的袁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