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当下的力量》之后,个人的实践得出的感悟:
用意识感受思维、情绪的存在
当思维控制了大脑,内心已经被情绪左右的时候,即使意识告诉自己,要感受当下,臣服当下的感觉。
但是那种郁闷和难受的情绪,还是在心头挥之不去,让人沉浸其中。不过一会儿就又掉进那种烦恼、忧愁里面,无法自拔。
自我认同思维和情绪的力量太强大了,以至于强烈得当下有那么一些意识之光,却又很容易被思维所控制,掉进情绪的深渊里面。
到这个时候,会引发一种“因为使用了意识” 却仍然感到抗拒、痛苦的状态,会感到更加烦燥无力。
明明知道了可以怎么做,但是做起来的时候仍然做不到。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别无他法,还是需要用意识感受当下的痛苦、纠结、郁闷和不快。承认个人做不到。
而尝试,再尝试。面对事实,除了接纳、臣服外,我们没有别的办法。
使用意识来把思维认同给抽离,把情绪赶走,让内心恢复平静和安宁,这是一种能力。
并非知道了可以这样做,就能马上做到的,需要不断的去锻炼这种能力,去实践体会。
用意识感受身体的内在感觉
运动的时候,如果能感受身体的能量,去觉察身体发力的感觉,并把大脑的注意力放在身体用力的地方,练一阵之后,我们渐渐地就会建立起一种大脑意识与身体的连接。
即“我知道我哪个地方在发力,我发力时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发热?发酸?等”,这种身体与意识合一的运动状态,会让人感到非常的乐趣和舒适。而且会更渴望下一次进行这样的活动。这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愉悦和掌控感。
这也就是所说的“临在”“当下”的状态。
不管是哪一种运动,跑步、瑜伽或力量训练,意识越是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身体的感受上,越能体验到那种乐趣和人身合一的境界,也是所谓的心流状态。
然而大多数时候,人做不到这种境界。因为生活在现实中,需要用大脑去思考问题,会长时间地处于一种思维状态,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判断,分析,观察,记录,回忆等等,会有惯性使然。
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大脑从思维的状态中抽离,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受上,是一件比较不容易的事。
但并非没有办法。开始锻炼之后,慢慢地用意识去这样做,感受身体的发力和感觉,渐渐地就会找到身体的力量在哪里,从而渐入佳境,进入一种乐趣和合一的体验中。
也就是在运动的时候,人也要有一种意识进来,去感受当下身体的感受。这也是一种能力,需要运用意识反复地训练,尝试。那些运动能力强的人很可能都是掌握了这种能力。
如果大脑注意力还沉浸在思维里面,在想着昨天的事、明天的事,就很难与当下的身体产生联接,因而也就会影响运动的效果。
没有身心合一,思维不是在想着过,去就是未来的事,过去会让人感受到痛苦,未来会带来焦虑。这一切都会影响我们,使我们与当下没有联接,感受到的便是痛苦不安和不美好。
要是随时地能感受当下的身体感觉,当意识与身体建立联系,人心合一的境界,没有痛苦,也没有焦虑,只有当下的平静与接受,我们的内心是宁静,毫无波澜,而这种体验会让我们更加痴迷和投入这项动运中。
那么这个运动能力也将会越来越好。这就是感受当下身体能量,获取当下力量所带来的乐趣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