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 2023年4月11日星期二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这几日看书,看到如下这段话。孔子曰: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我们有时候看年轻人好像一代不如一代,又不用功又不长进,但是先不要这么快下结论,年轻人是说觉悟就觉悟,说奋斗就奋斗,经常因为听到一句话或看到一句话,就突然想通了,所以“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之前在短视频中也看到过类似的一个视频,大意是:我们是青少年那时发明了电脑,大家会担心电脑毁了我们这一代;现在的孩子有了手机和游戏,我们担心手机和游戏毁了他们这一代。
人们在面对新生事物时,经常会带有担心和恐惧,这是人的本性,因为它会打破现有的平衡和平静,会带来一些变革,而这些变革有好也会有不好。我们往往担心和恐惧的就是它不好的一面。但事实并不是,每一代都在利用当代的新生事物成就自己。就如孔子所说,你咋就知道后代不如你呢?
当然,这是从人类和整个社会看,整体上是前进的。但我们毕竟是一个家庭,一个人,即使总体在进步,不代表全部个体都在进步,不代表我们就是好的那个一份子,很担心成为不好的那个一份子。所以,对于现在的手机和游戏,我们担心孩子被它不好的一面伤害到,毁了前程,毁了人生。那消灭它?不可能。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和它共存。因此,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如何实现和平相处、友好共存。我们算是觉知得比较早的家长,学习了家庭教育,我们知道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我们学习了如何改变自己,进而去影响孩子,用生命影响生命,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是经常找不到方向、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不该说或说什么。也就是大家感觉到的:理论是学了,但实际应用差很远。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自己分析觉得,还是我们的认知不够,事情发生时,我们在我们的知识库里搜索不到一个可以对接孩子的点,没一个对错的标准。所以,要想解决这一些列问题,我们除了要学习家庭教育,还需要学习一些人生哲学,比如传统文化,提升我们的知识维度和高度,提升格局,提升对事情的正确认知,用生命影响生命。
如何实现呢?想从几个方面说一下:
第一:我们需要首先认识到的就是:上面说的,一代更比一代强,都是在新生事物中成长的,我们不应该惧怕和排斥,应该想办法拥抱和利用它,我们要充分的相信孩子们终有一天会觉醒和奋发图强,超越我们这一代,这样可以降低我们内心的焦虑,不焦虑了才会言行合适。
第二:那我们就等着孩子们觉悟吗?那不行,我们自己要成长,进而带动孩子们。古人将智慧的学习放在首位,然后是技能,可我们现在过多地强调了技能(现在孩子们学习的知识也算是技能),只有脑子里装满了智慧,人格健全了,技能才能有学成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从自身开始重视智慧,多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自己的脑子里先装上智慧,行为更加有素养,更加正确,更加有力量,进而影响孩子,让他可以有健康的思想、品质和人格,从而行为得当。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和引导。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出现摆烂躺平、不尊重父母、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完全不管他人的感受和自己行为对自己以及他人造成的伤害的行为。
第3, 就是我们要认识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精神世界,除了对爱的渴望非常大之外,还需要思想上的启迪以及内心精神世界的滋养。思想上的启迪。到了青春期,孩子就渴望了解人生、了解社会,渴望明白我这辈子到底是来干嘛来的,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父母需要和孩子在思想层面上要有真正意义的、严肃的交流,不要孩子跟你说个啥的时候,你就说“小孩子家家的把精力放学习上,不要关心那些东西”。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思想上的成熟,孩子思想深刻、精神单纯,这个孩子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到底思想怎么深刻呢?家长需要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己先变深刻了,才能指引孩子。真正的交流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内心精神世界的滋养。孩子到了青春期,我们需要用好的精神产品提供给他,比如书籍、社会活动、爬山、打球、公益活动、和水平高的人一起交流,高恩指点特别重要,这些会填满他空落落的内心世界,当他的内在充实之后,他的心田就会肥沃,你再播撒种子(数学、语文等)才能进去,否则,他的内心世界一片荒芜,只有恋爱、手机、游戏、玄幻作品等等,就没有正经东西。我们现在的能力可能只能给他爱,而没有能力给他足够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滋养,因此,孩子一直在自己营造的思想圈子里转不出来。如果能找到人生导师,必定是解决孩子内心空洞问题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否则,只有爱是不够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走,如何走。如果短期内找不到,那家长先成长吧,能拉就拉一下。
第4, 要进行适当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当下时代有正确的认知,树立远大志向。孩子之所以摆烂躺平,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感觉自己没希望。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我们一直强调学习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形成了孩子未来的独木桥,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又无法解决时(没有进行足够的智慧教育),孩子就不知道除了这根独木桥之外,自己还能干什么?这根独木桥就只有自己走,不会影响别人,这条路走不下去了,就无力地摆烂躺平了,就泛起了,就像我们要是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容易放弃一样。然而,学习不只是为了自己,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使命的,都有社会责任,哪怕是一个小技术员,也是为社会在做共享,而不仅仅为了自己活着。如果他们有这样的认知,那是不是就会因为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而坚持,不轻易放弃呢?人都是有利他本性的,都不是天生自私的,如果他能感知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他会拼尽全力去做,甚至牺牲生命。所以,在这之前,我们过多地强调孩子的学习只是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忽视了他这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慢慢建立他们这样的认知,应该是有用的,孩子会走的更高,飞得更远。
粗浅分享,对错自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