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曾看一禅宗故事:一小和尚问老和尚“什么是禅”,答曰“吃饭是吃饭,睡觉是睡觉”,当时有醍醐灌顶之感。那时是自己最低谷状态,头脑中思绪不受控制的纷乱复杂,人整日浑浑噩噩,头天天胀疼,总是干着这个事,想着那个事,视之无物,食之无味。后来各种书看过,明白自己是意识脱离了当下,意识习惯性的去了将来或过去。所以,吃饭不再是吃饭。后来努力的让自己意识停留在眼下的事情上,开车时专心开车,工作时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休息时用心体会一朵花的开放,人慢慢好转。后来知道这有个说法叫“正念”。
今天看陆澄的疑问,如果我来回答,那是肯定的,这就是对的,读书就该在读书上,接客就该在接客上,人能做到这一步就很不容易了,我们现代人有多少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安于当下实在是人生难得之境界。可是看先生的回答,这是‘逐物“,主一应该是专注在天理上,先生修行高深,自己尚难理解,难道在读书接客随时想一想是否合乎天理良知?也就是读的书是不是该读?读的时间是否过长过短?待客是否合乎礼仪?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就可以安住此刻了?如此,自己似有所悟,安住此刻没错,但前提是需要问下内心自己此刻做的事对吗。
想起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人是深 受心学影响的,他们发动战争,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有义务带动东亚发展,他们是遵从了内心的想法,但是一个想自己扩张的想法,不是正确的,错误的思想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所以先生提倡“致良知”,而不是致内心。
今日,收获甚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