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老师对于问题学生的区分不一样
因为每个老师的能力不样,但老师都会碰到问题学生对于问题生的教育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可以选择一两个典型例子进行研究透彻。
优秀生的教育我认为候等大部分的教师容易忽视.不仅仅仅因为教师的要求高,另一方面.教师过于把目光放在了成绩上面,优秀生更渴望的是人生方面的指引.未来道路的引导.这也提醒我们教史师在课堂上避免出现、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
2.心理治疗出发点是单项,个案诊疗从教师教育的角度出发属于全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虑。分析其成长背景,而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我们的诊疗研究,主要目的不是变别人,而是变自己。但一些时候我们总想着改变学生,却没有想到修炼自己的能力,当自己修为足够高,面对学生问题肯定就是手到擒来。
为什么有的时候和学生说话他面无表情,我们表现的很生气,学生却很淡定,我们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因为我们最初的方向就是错误的。对于问题生要多宽容,王老师认为这不是一种爱,而是一种清醒,一种科学态度。是讲究科学方法的。这也让我想起了我们刚刚分享过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4.看完优秀的问题心理生,心理产生了担忧.觉得养个孩子.真的很难当孩子有了独立意识,老师与家长很难猜到他们的内心在想什么.
优秀的心问题心理生不同于那些让老师每天都在头疼的问题生,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显而 见的。老师很容易忽视他们的问题,但他们的问题也可能源于家长的严厉教育也可能来于他们好心理上的优越感,因此老师.家长更需关注。
个案诊疗:个案诊疗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生活质量。
普通教师心里总是想着学生应该上课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家长,如果达不到这种基本的配合,就会觉得学生和家长是不可理喻的。我以及我身边的很多老师都是这样的想法,但是看了王老师写的,认识到教师要学会诊疗学生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线下针对个案进行讨论,找到解决方案。因为问题不解决会一直摆在那里,教师始终都要面对,为了能够在工作中心情愉快也应该把学生问题解决掉。
研究问题学生,不仅仅只是学会了几个招式,我们自身的态度、思维方式都会发生改变。
5.教育没有速效育人丸这个东西,就像速效救心丸一样,没有这个东西。对于问题生的教育,在我看到的一些有关教育的书籍里,因为没有具体的说明问题生教育究竟花了多久,我以为可能只是几次说教,或者说一个学期的教育,但是王晓春老师指出教育不是变形,教育不能速效,教育也不能保证毕其功于一役。其实李镇西老师也多次提到,问题生的教育是反复性、长期性的一个过程。每次面对我们班的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当叫到办公室对其一番说教后,孩子答应的很好,也有一些学生在几天内发生了改变,但是几天后又打回原形,甚至不如原来。那个时候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良心?亏我还对他抱有那么高的期望,会觉得孩子怎么就是不懂得感恩呢,像白眼狼一样。现在的孩子受到了外界太多的影响,直接影响着他们三观的形成,改变学生就需要转变他的思维方式,改变他已经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而这是一项慢功夫。在教育方面,很多人都是外行,而我们老师是内行,我们内行不能跟着外行跑,真实教育不是吸引眼球的,他是默默地、静悄悄地、不慌不忙地反复努力的,有的工作是很细碎的,而且要反复进行科学研究,像医生治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