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往往能够轻易做出决策,而对于那些像婚姻和事业大事,我们总会犹豫,也就是所谓的理性思考。
其实我们已经陷入的思维的怪圈。我们必须破解它,才能遇见更好的一起。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小事才需要理性,大事很多时候是需要感性的。原因很简单,面对大事,用潜意识去做你喜欢的决断,你才能够真正热爱它并坚持下去,因为它听从你内心的抉择,是感性的;而小事,就是对大事感性决断做出的具体实践了,实践中通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繁杂问题或选择,而此时的思考才真正需要理性。
比如结婚这件事,无疑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然而这件大事,我们通常会想得太多,比如对方家庭条件,父母身体情况等等,直到自以为考虑周全了,才肯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而这时坐在你对面的,已经未必是你深爱的那个人了。未来,你们也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产生纠葛,甚至于分崩离析。
结婚这件事,我始终觉得应当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而不是所谓的“考虑周全”。要知道,那个人是你要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啊,如果有来生,你或许可以重来,但是我们不知道是否有来生啊。既然只能选一次,我们为什么非要选择那个内心深处并不那么喜欢,而是表面上看起来考虑周全的人呢?这样做,看似考虑长远,实际上,真的能长远吗?
结婚如此,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最终,还是喜欢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你现在没法做你喜欢的工作,那么未来也是大概率没法做的。当然,除非你现在所做的不喜欢就是为了以后能去做你的喜欢那个工作,并且永远不忘初心。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一开始就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呢?因为他们对于这件事进行了他们自以为的“慎重思考”。显然,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最终我们也就成了大多数人。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物,我从不否认这点,但是那些人类中称得上伟大的人,像毛泽东、马克思、列宁、周恩来等,他们无不都穷极一生在做自己热爱的工作。
既然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能做的,我们为什么就做不了呢?他们能够坚持一件事,坚持他们所热爱的工作,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呢?
同样,如果他们在选择这件事时,就考虑路上会有多难,甚至于生命都要置于危险的境地,他们会不会像普通人那样退缩?
不,他们不会退缩,不管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所以他们成为了少数人,成为了大事也能够听从内心的人。因为他们心里一直装着这件事,这件我们都认为无比伟大的事。或许他们本身只是因为热爱和觉得有价值才坚持了下来,当时是感性的,但是无形中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而他们在做出选择后,往往又会理性地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处理接下来这个决定所带来的一切困难和阻隔,也便有了后来人尽皆知的成就。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记者在医院采访了一百位奄奄一息的老人,问他们的人生有什么遗憾。没有人回答说因为自己做过什么就后悔,几乎都是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没有冒过的险、没有追求的梦想。
所以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大事,是直接去用感性面对,还是用所谓的理性“考虑周全”呢?
人的一生,想来就那么件大事吧。如果大事都不能随心,小事再怎么顺意恐怕都不能解开心里这道坎吧。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