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蒹葭,这是我日更文章第149篇。
此刻22:52,从早上开始确立的标题,一直拖延到此刻才动笔继续,看来每日一文还是蛮有压力的。嘿,加油!
今天早晨醒来,打开前两天静盈分享的吕旭亚老师的关于内在冲突的系列课程,清莲姐姐昨天在群里也有分享。很开心,大家都在无私地分享爱,越分享越成长,棒棒哒!
听完第一节课,想到之前造就公号有推出吕老师的演讲视频,就找到打开重新又看了一遍,并把链接分享到群里。
这个视频的题目叫做:《抑郁,是生命的一场温柔提醒》。吕老师作为荣格心理分析师、美国加州整合学院心理学博士讲得十分到位精彩,其中的一个内容“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我很喜欢。
提到无用,两年前听晓雅老师的微课,老师分享了她的一个个案。那个个案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有很好的家庭,爱她的老公,优秀的孩子,有着高学历,体面的工作,本人也十分优雅美丽。可是,她就是感觉不到幸福,觉得不快乐。
后来经过几次个案,抽丝剥茧,发现这位美丽优雅的女士有一个核心思维,就是凡事必须有用,只做有用之事。例如:老师问她有什么兴趣爱好时,她说喜欢弹钢琴,但是马上又接着说,这有什么用呢?弹得再好有什么用呢?
我也想到自己的经历,在孩子小的时候,逢周末或者假期,我都带着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活动,各类公益活动,长线短线旅行等。当时也遭受一些压力,说参加这些没用的活动浪费时间精力金钱,出行还增加人身危险等等。我一笑置之,听从本心继续自己的生活。
现在想来,当时的决定正确无比,因为人生其实最珍贵的莫过于体验,体验当下的生活。我很开心自己顶住了压力,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给到孩子斑斓快乐的童年时光。
这几年我学习心理学,身边一些亲友不理解,说干点有用的事,学这些没用的干嘛,还花那么多钱去学习,别被骗了。说这话的朋友过得并不快乐,在他的人生哲学里,获取看得见的东西才是有用,比如升职,赚钱。
一个人孜孜以求的东西,宇宙总是会无条件慷慨地给予。如他所愿,升职了,钱也多赚了,可是,他仍然不快乐,不幸福。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对于“无用”有过精彩的解读——无用,是无功利之用。今天群里小伙伴乐园老师也分享陈果老师的一句话——有用的,是技能;无用的,是幸福。深以为然。
吕旭亚女士在演讲中说道:“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你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画家而涂鸦;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作家而书写;你种一个植物下去,不是希望它长出多美丽的果实,而是等待着看它发芽的过程……”
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通常跟美、艺术、大自然有关,和心灵的追寻有关,与生命的意义有关。
这些东西不能够替你产生金钱的利益、名声,可是却与你的幸福、快乐有关。正是因为这些“无用”,使你生命的根系扎得更深、更牢、更广阔,在生命的河流中头顶蓝天,脚踏大地,闻着花香,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