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为什么她们会缺乏安全感
一个人的安全感来源于幼年时期父母给的爱和关怀。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能够做到给予无条件的爱,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慢慢变得有条件了。在孩子上学后父母就会对他提出成绩上的要求,要考多少分,要达到什么样的名次。如果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动辄呵斥打骂。还有些家庭的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对孩子安全感的建设影响很大,这时候孩子就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温暖,无法得到持续稳定,前后一致的爱。
小时候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怀和认可的人,长大后就会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并会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这种渴望会导致一个人的偏执,外界没有给予正向反馈会产生失望,失望过后又继续挣扎努力而陷入死循环。人性对偏执地渴望是感到害怕的,我们都渴望一段平和安稳的关系,双方像跳双人舞一样你退我进,如果只有一方像飞蛾扑火般地付出,人会下意识地回避,害怕这种失衡的毁灭性的爱。缺乏安全感的人还有一种表现就是退缩回避,像刺猬一样竖起坚硬的刺,患得患失,害怕受伤,对他人会表现出敌意和攻击性,把自己的心门锁得死死的,不让别人走进。这种心态在人际交往中很难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安全感的建设要从孩子没出生就开始抓起,我们总有一天会为人父母,要学着给孩子三种爱:① 足够的爱;② 持续稳定、前后一致的爱;③ 合理的爱。
004✶ 妈妈对孩子的要求错在哪里
作为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太高,这样很容易让自己失望,继而对孩子的各种做法都看不顺眼,然后指责孩子做得不对。这种做法强化了孩子认为自己不行的这种意识,所以会朝着父母指责的那个方向发展。
小时候我很怕出去跟人打交道,比较胆小,出去见了陌生人也比较害羞,妈妈跟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胆子比较小,这句话就像是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我也认为自己很胆小,于是和别人接触更加放不开,习惯性的退缩逃避,不擅长交际。长大后我发现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关键是要改变心态。和人相处并没有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困难,很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设限,用旧有的思维框住了自己,同时也害怕改变。但只要自己勇敢地走出来,不被自己的思想障碍吓倒,就会发现人可以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恐惧,执念,偏执,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自由地发展。父母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他不一定比别人智商高,也不一定能考上重点学校,不要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待,这样他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自然地和健康地成长发展。孩子的手脚不再被自己的父母捆住,那么孩子从父母那样获得的信息反馈就是信任的自由,就会有很好的安全感,并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和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