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要参加重庆市的赛课,抽取课题后,备课就提上日程。
备课群里马上就热闹起来。首先是讨论课题的内涵。因为换教材了,对于课题《说话有条理》大家没弄清楚到底是口语交际还是作文。讨论了半天,大家觉得可能应该是演讲方面的口语交际。结果一会儿婷婷就发消息来说,因为这是根据新版教材找的课题组而新教材还没使用,因此就改为写作《学写故事》,这样才算确定的写作主题。
马上面临着放国庆长假,长假之后,婷婷就要去参赛了,所以时间非常紧。因此在仅有的周六一天放假时间,大家就聚集到一起备课。
婷婷提前把教材相关的内容都给每个老师复印了一份,廖老师还买了口香糖和烟,喟叹一个男老师想得如此周到和细心。
大家认真看的教材还有教材的资料之后,开始思路是凝滞的,不知道如何展开。于是,廖老师就安排每个人想一个方便的解决办法,大家分头思考。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大家七嘴八舌,说出自己的看法。但似乎都比较天马行空,没有落地更无法实行。后来廖老师就说出他的想法关于纸条的故事。我们疫情大家都觉得这个情境可行。围绕着纸条,讲写故事的方法,然后现场写片段展示。
总算有了开端,这是一个好的起点。但是怎么来实施呢又到了一个难点。后来另一个廖老师他说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从教材学方法到练习到展示。从过去的课文中回忆故事,到进入教材中勾画,再回到过去学过的课文中去学习相应的方法,并且得出结论。然后练笔,展示。最后总结。
有了基本的框架就算完成了一大步,接下来就是各个环节怎么去具体落实,环节环节之间怎么走,让整个课能够看出一种螺旋上升,看见学生写作上成长,这是关键。关于纸条的故事,怎么来设置悬念误会以及情节的反转。要让学生学会写,首先老师就要有多种预案,才好引导和启发。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争论了很久,也讨论出了几种训练误会以及反转的故事情节。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我都觉得自己的脑袋是昏的,不知道该怎么去思考,感觉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听到老师们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怎么想不到呢,看来还是我的见识不够,我读的书不够,所以才会思维堵塞。在我的身边有很多的大师,你真的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专业程度,以及对这件事情的专注度,热心度,还有他们的无私,真的都值得我学习。
然后就是评价语,过渡语这些细节。需要婷婷自己去准备,老师们也帮忙准备。
设计完之后就立马成稿,写设计,做课件。婷婷自己再整理熟悉流程和细节,然后就是借班上课。
一天时间顺利完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