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8日 中原焦点团队 初27 庞爱国 第67天分享 总分享第74次分享
转自黄静老师整理,刘老师专门为老师们准备了一场《相约女神节,答疑共成长》活动,针对老师们的问题一一进行解惑。
1.共情是需要一辈子去修炼的,终身练习,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去学习,去修炼。
2.怎么算接住别人的情绪?就是没有更大的反应,比如爱人朝我发火,能稳稳在那儿,不暴跳如雷。咨询时被说咨询水平太差,你没有太大的反应,依然能探讨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情绪不是都能接住,咨询时能尽量接住就可以了,生活中接不住就接不住,训练自己能更多的接住。接纳现状,不苛责自己,不是学习心理学了,就是圣人了。能接纳症状,症状反而会减少或消失,学会与问题共存。
3.怎么发现问题背后的目标和动机?聊开,不要那么快的去探讨目标,要花时间对事情有足够的好奇和了解,不要太快的去推进,初学容易太快去推进,聊慢,聊透,即使是焦点依然要去搜索信息。多浸泡,身上的灰很多,泡透了就能搓掉了。慢慢的去泡,去聊。
4.咨询过程的无为怎么把握?先有为,有为训练的多了,慢慢的就可以无为。学武术先学各种套路和招式,和同门师兄对练,熟了就开始有创新实战,实战的多了,对于武术有更多的自己理解和融合,慢慢就可以无为了。先有为,再无为。先背技术,非常熟练,才能应用自如。
4.来访者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咨询师能否给建议?这是来访者在诱惑咨询师卷入,突破规则,让咨询师表达自己的东西。尽量不这么干,可以沉默,微笑的看着他,沉默几秒之后可能就会有新的话题,不是所有的话题都要有回应。不管说什么,都能接得住。当来访者攻击咨询师,能否稳住,不能帮助对方是否会感觉自己无能,当急于想帮助对方时会负重,会突破规则,这对来访者不太好。
5.对于小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来咨询,怎么更好的处理?孩子小,可以做家庭咨询,探讨妈妈怎么看的,最后留一些时间,跟妈妈做一些交流,做教练的工作,前提是让家长感觉到不是在否定她,挑她错,咨询关系要到位。给孩子做咨询,家长是陪同者,咨询师不能既给家长做,也给孩子做,以孩子为主,和家长做一些探讨,如果妈妈来做咨询,就不能给建议了。如果做孩子工作,不和家长联系,家长不知道怎么出力,家长不会配合,孩子容易回到解放前,咨询容易脱落。
6.咨询中总是夸会带给对方压力,有些虚假,对方要的不是夸,不是赋能,是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思考。即使是焦点学派,也不主张太多的赞美。中国文化相对含蓄,可以一边赞美,一边共情。语言赞美多,来访者会有意识的说咨询师赞美的地方,其他的会无意识的少说,有的来访者会讨好咨询师。
7.中长程咨询如何给来访者布置作业?关系到位,想布置就布置好了,顺势布置作业。回去做什么尝试这样的家庭作业由他自己设定,接下来做什么对他有帮助,不是我们感觉他应该干什么。焦点解决不主张主动问家庭作业做了没有,以免尴尬,如果他没做,可能不需要做,情况发生了变化,当事人有她的道理,可以问这周有什么不同呀,他自己可能会说做了没有。
8.焦点不主张更多的引导,引导的是去弄清楚他自己,陪伴对方弄清楚他想要的,想聊的,怎么看,怎么想,比较看重哪一块,接下来希望有什么变化,付出过哪些努力,有哪些优势资源和尝试,重要他人,相关的关系等,陪伴着弄清楚更多的东西,不引导他去看我们认为对的东西,焦点没有不合理信念,如果你认为对方有,没有在焦点里工作,去好奇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信念,怎么看,带来了什么,怎么对待这个信念,是否需要改变。坚信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道理,世界多元,各有道理,没有不合理信念,他的信念、言行有特定的情况,把自己弄透,接下来怎么做会有更多的思考,双专家模式,不是专家模式。
9.如果觉得某方面重要,可以多次问,换种方式问,聊一会跑了,回来再换方式再问,也可以用其他人的视角来问。
10.你说的发呆是什么样子?是什么让你对发呆感兴趣,问发呆想收获什么?发呆就是闲待着呗,在公开场合还是别问别人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是咨询师,会回应,在这样的场合,是不愿意表达的。生活中,我们会一不小心就会把心理学的东西带出来,一不小心成了咨询师,位置和角色变了,所以要去觉察。在生活中保持觉察,什么角色下就用什么角色来交流,会更顺畅,朋友之间可以给建议,别太过火,爱人问建议,没有,也不太好,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当然要有期待呀,没有期待孩子会感觉是不是放弃我了,不关心我了,不同角色做不同的事情。
11.孩子想去训练营,不知道怎么说服他。作为助人者,完全不了解情况,即使了解,也不敢随便给建议,因为给建议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如果孩子咨询,可以探讨是什么让他想去,是什么让他不同意父母的观点,在家里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双方都想说服对方的话,结果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想说服他?说服之后会怎么样?聊的更细一下,来访者自己会有答案。
12.所有咨询都是先建立关系,然后才是其他,关系第一,有了关系才有其他,婚姻中,夫妻没有良好的关系,很多的沟通会很困难,所有与人打交道都是关系第一。他好奇什么,喜欢什么,特长是什么,他的朋友,他感觉比较不错的地方,从这些对方着手详细聊,先建立关系,再慢慢聊其他的。容器能容得下他。
13.一个家长对孩子转学要建议,我会直接说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要不要转学,如果说转,出现不适应,会怪咨询师,确实转了好,转了就不出状况了?两口子离不离会有很多状况,这个我也不知道,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直接给建议是对方的不负责任,陪着做梳理,自己做决定。梳理完之后,他可能就能有些决定。有的时候梳理完还没有,没有就没有吧,这就是生命的常态,不要神化心理咨询,不要神化心理咨询师。生活中提建议看情况,分关系,至亲闺蜜可以说一说,有时候至亲也不能提意见,远一点更不能说了,这属于人情世故。
14.想判断是否为抑郁症患者,需要对抑郁有充分的了解,三低三无三自:情绪低落,意志减退,兴趣丧失,无用无助无望,自责自罪自杀,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体重减轻等。动不动哭,没有动力,自残自伤,哪怕想做辅助,也要服药的同时做,签好协议,签好危机告知书,知情同意书,感觉有典型症状,要去医院看一看。想走专业这一块,需要学习症状学、伦理学、案例报告的书写等,参考三级技能书,学习诊断、咨询技能,很多老师缺最基本的东西。基本功没有训练过,所以地基要打牢。
15.如果孩子出状况,家长希望孩子改变,孩子不愿意来,不接。家长一般会很急,想通过咨询作用到孩子身上,很难。孩子愿意聊,怎么都能聊下去。不愿意聊,那太困难了。
16.如何赞美?你感觉欣赏就说呗,不欣赏就不用说了,把感觉了不起的地方表达出来,没有这种感觉,专心的听,用心的理解,把他当回事。不管是好好听,给对方尊重,还是共情理解,汇集到一起就是把人当回事了。语言赞美容易让人找到漏洞,可说可不说,就不说。
17.遇到自伤的孩子如何聊才会让情况没有更糟糕?可以好奇是什么情况让他这样去做,划的疼不疼,咨询师去思考过去的咨询经验。
18.孩子要退学打工,要如何做?可能机会只有一次,是很大的挑战,不好办,天大的本事一次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打什么工,做什么,怎么想到做这个,将来的打算,他们的反应,好奇,去探讨这些,一次能怎么样,不知道。临时灭火,通过一次咨询就去上学了,这是相当困难的,焦点强调接受生命的限制,但绝不放弃,聊到哪儿是哪儿。这样的咨询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需要很多次才会有些变化。打好预防针。
19.咨询是需要从多方收集信息,避免信息不真实。五年级的孩子有没有家长、老师陪同?前期咨询以建立关系为主,不要戳破,假设来访者说的是真的,继续聊。等关系到一定程度,可以温和的面质,不是一两次三四次就能进行的,先装着不知道,看透不说透,关系稳固之后再进行面质,咨询是过程,需要时间。
20.在学校进行学生心理疏导,第一要预防自杀,必须学习危机干预,学做咨询记录,两套,一套纯客观信息,另一套自己保留,个人成长用。可以主动出击,和咨询不同,学校里面叫辅导,有老师的角色在,当然能做咨询做咨询,如果咨询对象是小学生,咨询师需要学习沙盘,通过沙盘结合焦点进行咨询。
21.了解孩子具体情况,是什么让家长感觉孩子有轻度抑郁,而不是直接建议去医院就诊,要做更多的了解。
22.非心理学专业如何通过系统学习成为专业心理咨询师?市面上都不是国家认可的,可以把本科生学的读读学学,想更系统,可以考心理学专硕,研究生,教师资格证也可以考,那是法律认可的。
23.孩子休学后回到学校仍然是既往的模式怎么办?继续陪伴孩子聊下去,不要期待几次来访者就学会新的模式,先让旧模式松动。
24.约练中不同的角色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不是人格分裂。
25.来访者可能有强迫思维,咨询师要能兜得住,容器容得下,不要试图改变他,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用基本功陪着他,几十次可能会有变化。
26.来访者在情绪里面出不来怎么办?什么样的情绪?是不是抑郁,如果只是一件事情的沉浸,有没有危险,对来访者有更多的允许,安静的陪,也可以问来访者希望怎么陪。
27.对于抑郁患者,慢慢聊,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旦不想做这个咨询,咨询就脱落了,慢慢聊,更多的东西会呈现,有时候看着开朗,可能也有很多的东西在。
28.大量的咨询约练会增加重新建构的能力。
29.少问封闭式问题,多问开放式问题,如果是消费型来访者,一问一答的很少。
30.休学、辍学孩子的咨询一定要和家长说清楚,要有持久的心理预期,不然咨询师压力太大,不容易出效果。每周咨询可以聊聊这周的情况、变化、感受以及周围人怎么看,怎么说等。
31.心理咨询没有办法直接告诉来访者怎么办,要确认知觉,对某件事的感受想法是什么,想到了哪些?
32.家长希望孩子戒除网瘾,首先孩子愿意吗?孩子不愿意免谈,如果孩子认为不是网瘾,那就不需要咨询。孩子不愿意聊不接,咨询费劲没效果。
书摘:
家长的权威来自家长的正能量
1 管教孩子的一个“雷区”——和孩子 搞“权力争夺战”
有一天放学,我和女儿去蔬菜水果店,因为她说了好几天要买桂圆,我总是忘记。进去一看,这家店的桂圆很不好,有的都长毛了。我告诉她不能买,她自然非常失望。但过了一会儿,她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又想买一种蜜瓜。考虑到她失望的心情,我同意了。没想到她非要买最大的那个。我说:“这个太大了,吃不了该放坏了。”她不由分说,抱起最大的那个,放到秤前面,还说:“大的大家吃。”我劝了几句,没用,就提高了嗓门,严厉起来,喊她的名字说:“买哪个我说了算,我是大人!”她也提高了嗓门:“我说了算!我是大人!”我生气了:“那就什么也不买了!”她站在那,没有动的意思。我一看,这么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是我让步,就是她大哭一场。我决定想个办法。我调整了语气,说:“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你等我挑点菜,然后咱俩去门口小超市买桂圆;要么现在挑个小的瓜,以后再买桂圆。”她依旧强硬地说:“不行,我就要大的,别的什么也不要!”我平和地重复了一遍,并说:“你站在这好好想想。我去里面买点菜。”
我去挑了几样菜,回来时我把西兰花掰下一小朵,笑呵呵地拿给她看:“看,这有个西兰花宝宝!”她非常喜欢,称完拿在手里,挺美。我说:“你怎么决定的呢?”她说:“我要买个小的瓜,不买桂圆了。下次再买桂圆。”我说:“好,你看哪个最小?”她挑了个最小的。这时店里的阿姨开始夸她懂事。她被夸得高兴,还直说:“买小的,也大家分享!”又被大家夸了一遍。
事后我想,在这个事情上,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是,我及时意识到了我陷入了“权力争夺战”的泥潭,看清了这样下去不会有好结果,改变了战略。从这个事情我发觉,管教孩子的一个“雷区”,就是和孩子搞“权力争夺战”。一旦双方宣战,那么局势就会急转直下;如果能停战,跳出这个模式,那么我们会更有优势。避免了权力争夺战,就迎来了我们家长真正掌握权力、控制局面的机会。
2 为什么我们总是输给孩子
每个家长都希望能更多地控制孩子,特别是中国的家长。我们的思路一般是:我是大人,我更有经验,知道怎样做才对,听我的话一定没错;我是家长,我如果不管就是失职,别人看到了会觉得我不合格,我自己也愧对家长身份;在孩子眼里,我必须保持绝对的权威,如果现在就没有权威了,孩子这么小都不听我的话了,那大了还得了,岂不要无法无天了……
基于这些思路,当孩子做了和我们期望的不一样的事情时,我们会本能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亲临指挥,发号施令,如果孩子不能当即执行,那我们会继续发布一条比一条严厉的命令;我们的嗓门也会越来越大、汗越冒越多……我们把一段本应美好的亲子时间搞得充满火药味。但是结果怎样呢?我们有多少次真的赢了这场战争?孩子是否学到了该学的东西?是否在成长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我可以想象,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家长正在和孩子打着这场权力争夺战。我同样可以想象最后的结果:大人孩子都生气;即便我们最终成功地强迫了孩子,我们仍然有挫败感;孩子对我们少了一分信任、多了一分叛逆;孩子下次会做得更好还是更糟,我们对此仍然没有把握……总之,我们就像是诉诸武力的暴君一样,虽然行使了权力,却感觉输掉了这场战争。为什么我们总是输掉?我们家长究竟该有多少控制权?我们的权威怎样才能很好地体现?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家长的确应该约束孩子,管教孩子的确是我们的职责。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开始给孩子约束、制定规则,这些约束和规则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律、顺利成长,而且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对于一个小孩来说,他们甚至喜欢适当的约束和规则,就像小婴儿喜欢被包裹的感觉一样。当他们知道有大人在替自己防范着外面陌生世界的种种未知时,他们会感到更放心。
但问题是,管教约束孩子,家长常常把握不好控制的度和方式,于是就导致了和孩子争夺控制权。
把握不好这个“度”,我们管多了,把孩子的问题变成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就是真的掠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控制权。而家长这样越权的结果就是,不仅自己累,而且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而对于那些我们应该控制管教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讲究方式,不会使用自己的权力,就也导致了和孩子争夺权力——我们在抢一样本来就属于我们的东西。
我们感到输掉了这个战争,就是因为,当我们和孩子做权力之争时,我们把孩子推到了敌对的立场,伤害了亲子关系,增强了孩子的敌对情绪,导致逆反心理。久之,就容易培养出一个处处叛逆的孩子。并且,当我们降到和孩子同等的高度去争抢时,我们总是显得很愚蠢——因为这种斗争局面使我们这些大人变得失控,理智让位于冲动,大脑开始退化成动物脑,忙于自卫和反击……打孩子通常就发生在这种时刻——抢不过,控制不成,实在没办法,就动武了。
所以,家长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学着避免权力争夺战——学会识别哪些是你的权力哪些是孩子的权力,并且学习更高明的控制办法。
3 如何让孩子懂得规则与后果
那么,怎样才能在孩子需要管教时,不大喊大叫,不唠叨埋怨,不威逼利诱?
找准我们的权力所在——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
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哪些是我们的问题,哪些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哪些我们真的无法控制,哪些是我们必须控制的;哪些我们要当机立断采取行动,哪些要放手或等待……这值得我们好好交流探讨。
比如,我们可以决定给孩子准备什么食物,可以决定不让他吃什么,但是不能强迫他吃哪样、吃多少;我们可以决定早晨几点叫醒孩子,但是不能控制他几点睡着;我们可以提供乐观的情绪氛围,但是不能避免孩子哭;我们可以给孩子买合适的衣服,但是不能强迫他今天一定要穿哪件;我们可以在他学习时,拿走干扰的东西,但是不能左右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所以,首先知道哪些是我们能做到的,哪些是不在我们控制范围的,然后就可以多在能做到的地方下功夫,而不必在做不到的地方和孩子争执。
一些事情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要揽过来,变成自己的事情。比如,孩子忘带作业、不好好吃饭、不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晚上贪玩到点不睡……对于这类事情,我建议:
事先和孩子谈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尽量具体地制定规则;
真的出了问题,不必马上干预,也不必生气地批评训斥,让孩子体验结果,并以真诚的态度对孩子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鼓励他自己想办法;
找机会集中和孩子讨论,总结事件,点评孩子的做法和解决办法,提出建议和更多的方法。
而另一些事情,我们必须果断干预。比如,如果孩子面临危险、损害自己的健康、影响公共秩序、损坏东西、伤害他人……那就要不惜代价强制管教。孩子衣服穿得少了一些,或许不必太在意,大不了流点鼻涕。但是如果冬天穿单衣跑到雪地里玩,那就不怕他哭闹一定硬抱回来。
在具体生活中,怎样划分好这个界限,怎样归类,需要我们自己慢慢体会、总结;并且,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调整。比如,穿衣、收拾东西、上床睡觉、洗澡、写作业、叠被、洗衣服,等等,这些可能开始是家长的事情,然后家长教给孩子怎样做,再陪伴孩子做,再逐渐放权。最后,在某一个合适的时机,我们会和孩子说,“从现在开始,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了,你自己负责把它做好。”
对我们来说,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句话啊!
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
在需要管教的时候,让孩子选择,就等于是放弃和他争夺权力。孩子感觉到自己有了更多自主权、有了力量,这种自主的感觉会让他的心理油罐更满,这时他会更乐于和你沟通。
并且,让孩子选择,就是引发了他的思考。而当一个人思考时,他动用智力,就不太会受情绪控制。小孩的脑子如果忙着想事,忙着权衡利弊,他都没空去闹了。
一些事情,我们也当真要逐渐锻炼孩子自己决策的能力。
给孩子选择要注意几点:
第一,选项要真实,每个选项都要是家长真的能做到的。比如在水果店的情况,如果我说:“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你和我现在离开这里;一个是我自己走,你留在这里。”小的孩子或许能被蒙住,大一点的孩子就明白妈妈不可能把自己留在这。所以这不是真实的选择,是一种变相的威胁。
第二,选项最好和现实世界的规则近似、相关。比如,告诉孩子,买小的就可以用省下的钱买另一样东西,这和平时消费的真实情况差不多,这样就对孩子有一些教育意义。
第三,要真诚,少一些家长自己的倾向性,不要事事都给选择。选择权的方法只能在合适的时候用,如果用多了,让孩子觉得这是一种花招,就失去意义了。
第四,平时无所谓的一些小事,不要给过多选择,家长给安排了就行了。过多的选择对孩子就是负担。
随着孩子长大,我们会逐渐给孩子定一些规则。但其实,我觉得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应该是比较灵活的。我常常感到,很多家长把规则搞得太复杂,没有必要。
逐渐给孩子制定规则
第一,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我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就和她一起制定规则了,比如她饿了不过来吃饭,最后饿哭了。等吃上了,我问她:“下次怎样叫你,才能过来吃?”她告诉我一个说法,我说:“好,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这样做。”等她再大点,我就说:“如果叫了三遍还不过来,那就把饭菜撤了,等明天早晨再好好吃。”
第二,对太小的孩子可以提要求,但不必制定太僵化的规则。因为我们知道就算制定了,孩子做不到,也是虚设,以后再真的想定规则反倒费劲了。对年纪小的孩子,以教他办法、正面鼓励为主。
第三,规则也最好与现实世界相关。比如,完成哪样家务才可以吃饭,整理好房间才可以出去玩,弄脏弄乱了就要多做清洁,弄坏东西要扣零花钱去赔,等等,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适应真实世界,早日独立。
第四,规则可以变通。大人总是担心如果制定了规则,做不到,孩子以后就不会遵守了。我们仍然要求执行,但是可以适当变通。最重要的不是规则本身,而是背后你想传达给孩子的道理和价值观。
如何让孩子懂得承担后果
真的去让孩子承担后果,似乎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多数时候我们不会忍心,另一些时候我们根本就觉得那些事情是家长的事情。
第一,家长的态度很重要。有了自然后果,比如没吃饱饿了;不早睡,早晨按时叫醒,没睡够。这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平和态度,表示关爱和帮助。比如说:“看出来你很困呀,我有时睡晚了,也困得要命。没关系,我放点歌你就精神了。”我想,即使我们不说“今晚早点睡”,孩子也会早睡的。家长千万不能气急败坏地数落:“看我昨晚说什么来的?”“早就和你说过,你不听!现在你知道了吧!”甚至,我建议,有时我们都应该装傻,假装不知详情。孩子这时一定很敏感,容易把家长的中性反应都理解为幸灾乐祸。
第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让他承担不同程度的后果。如果孩子小,很难理解自己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那么他就只是痛苦,感觉无助,没受到教育。
第三,有了后果,家长可以等孩子感觉好一些时,引导他总结,并想办法。这时也不必批评,因为我觉得后果就替代了批评和说教;让后果去说教,这就够了。这时最关键的,是鼓励孩子向前看,而不是对后果耿耿于怀。我们的态度是:太好了,下次你一定能自己做好了!
第四,对已经很叛逆的孩子,少用后果教育,那样容易增加他的愤怒和叛逆。
我们可以偶尔给孩子一些机会去感受事情的后果,但不要经常这样做,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孩子。幼儿做不好,常常只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足,他需要更多地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需要家长和他一起,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带他走出困境。
给孩子定的规则要与权利成正比增长
对于权利,我们的感觉与对金钱和生活舒适度一样,就是往上升级,我们感觉好;向下降,我们感觉比较痛苦。所以,对于孩子,最理想的是,随着他年龄增长,逐渐放权,给他越来越多的权利。
孩子大了,必然会多出一些新的规则。比如,孩子上学了,自然就多出了关于学习方面的规则。我想,新规则应该是伴随着更多的自主权,就是说,当孩子感到规则在增加时,他同时也要感到自由和权利也在增加。他多了学习方面的规则,同时他应该在日常生活上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下去,他就会感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他的自由和权利可以给他信心,帮助他应对新的挑战。
4 家长的权威究竟来自哪里
家长的权威究竟来自哪里?当然不来自说话的音量和巴掌的劲头,也不来自唠叨、数落、责备和自己不断被挫败的情绪;相反,这些都只能降低家长的权威。
我想,家长的权威来自很多方面:身教,魅力,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言行的一致性和一贯性,讲技巧有办法,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对孩子的真诚、尊重、信任、理解和平等相待……来自所有这些家长身上的正向的东西。
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要想让孩子听你的话,更愿意和你合作,前提是,你自己要处于积极、和谐、饱满充沛的状态。这时,你是有趣的,乐观的。你的脑子转得更快,随时都能想出各种办法,你举手投足都是魅力,你信手拈来的玩笑、游戏都是那么好玩,孩子身不由己地就在配合你,你几乎都没有什么管教的机会。
即使孩子真的需要管教,你因为有更多的自信,也就比较容易不去和他争夺权力。你在给他选择、规则、后果时,可以做到以关爱、支援的姿态出现,这样,这些管教,在孩子感受起来,仍然只是对他的帮助和支持。事情过后,你也能够不计前嫌,不做悲观的预期,以全新的眼光去迎接孩子的转变。
总之,家长心里那个满满的油罐,就是家长权威的真正来源。
所以,我们家长修心、养心,就是为了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能更好地帮助他,给孩子的成长不断补充能量。
5 鼓励孩子不断挑战他小小的极限
家长常有这些困惑:孩子胆小,看到人多就躲,我是应该带他离开呢,还是要求他去适应?一岁多的孩子,最近突然不怎么吃饭,只吃点米饭,不大吃菜,我是顺其自然让他想吃就吃,不吃就算了呢,还是改变口味利诱他吃饭呢?孩子上舞蹈班,学一段嫌压腿疼,想放弃,是要鼓励她坚持,还是可以放弃……
在每天的带孩子时间里,我们好像随时都有这样的选择题要做。
无论对婴儿还是幼儿,好的家长是:积极乐观,接纳,有耐心,有稳定的情绪;同时,又能鼓励孩子,对他有要求,有推动,能尝试多种方法,帮他在现有能力边缘去拓展。我说,有的家长两者只有一样,然后有网友挥泪说:“我两样都没有!”
据我观察,现在的家长似乎分两类:一类是“左派”,比如有些老人、教育观念传统的人……他们倾向于高强度管教、高要求,认为孩子需要你去逼迫一下,然后他就提高了。如果看人数,或许这仍然占大多数。
另一类是“右派”,新派家长,他们更重视接纳、呵护,主张顺其自然,少一些期望和要求。现在似乎这类家长越来越多。
我这么想: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从自己固有的性格、气质出发,逐渐拓展。我们的接纳呵护,是他的舒适区,这很重要;因为他需要安全感、大本营,需要休养并储备能量。家长的接纳理解和关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但我们的另一个任务,是鼓励他不断试探迈入他的挑战区——我们多尝试一些方法,鼓励他挑战自己小小的极限:他每向挑战区迈出一小步,他的舒适区就扩大了一点点。
如果我们对孩子,只接纳、呵护,没有推动和要求,那么,孩子的成长就受到了限制,他就会错失一些成长的机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好多婴儿都怕响声,于是在孩子睡觉时,家里有点响声,带孩子的家长就会使劲“嘘”。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我们要避免突然的大响声,但是应该正常说话活动,孩子的适应能力在正常的环境里可以更好地提高。
其他很多问题都同理。我们对孩子,态度上要理解接纳,具体做法上,暗中一点点去挑战他的极限。
比如,如果觉得孩子交往上胆小,我们一方面不要强迫催促,而要采取接纳的态度,就是:我孩子现在可以胆小,我允许,我接受,我不把这当个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仍然给他提供交往机会,或许稍微降低一些难度。
比如去他熟悉、喜欢的地方和小朋友玩,和比他小的孩子玩,约小朋友来自己家里玩……
再如,孩子吃饭不规律,我们不能强迫他吃什么吃多少,要信任孩子自己对身体的感受。同时,我们准备饭菜时,又不能只做他爱吃的,而是要各种菜变换花样去做。国外有研究,如果家长坚持把某样菜经常摆在饭桌上,家人都开心地吃,那么最终孩子会决定尝试一下,而且常常孩子会逐渐习惯这种菜。
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接纳的同时,必须也有要求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