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变优秀,并非一件很难的事。
这节课,很开心。
昨天,我还因读不懂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而苦恼,我以为,我永远都驾驭不了他的那种教学方式,永远都达不到他的那种教学心境和境界。今天,我便从教学设计中寻到了开心,幸福。
上课前,我没有具体的设计这一堂课,仅带着课本走进教室。就像王老师上的那一堂课,苦思冥想很久,都不满意于自己的设计,走上讲台,各种想法便在脑海里流淌。
疏通完句意,我便带大家学习内容。
一、初读
冯耀发同学读文章,大家闭上眼睛想,可以是幻想,可以是构想,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是怎样的?
假设,你就生活在大同社会,请大家描述一下,你所生活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具体表现?
(这一环节,同学们描述得很困难,具体的文句也找不准确,更不说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了。)
二、再读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关于表现的部分,然后,谈一谈,你生活在大同社会,有哪些感受?
观点一:无欲无求,荒度人生(我的对话:当真正达到了大同社会,老百姓的格局和心态就变了,人们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投入其中,却不觉疲倦。)
观点二: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我的对话:我们一起憧憬着,但愿,有一天,八年级五班的某一位同学承担起建设大同社会的重任。)
观点三:才华得到施展(我的对话:也就是说,你的才华没有被人发现,没有得到施展喽,没关系,缺乏伯乐,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为你寻找伯乐)
昨日,还因不懂王老师的想法而郁郁寡欢,没想到,今天就得以应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