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泽的家在黄大吉那里,马上就到黄埠了,确实够远。开车过去都要二十多分钟,爬楼梯去到他家累得我们气喘吁吁。
小泽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听说我们要来家访,爸爸妈妈都在家,足见对家访的重视。
小泽妈妈说,小泽在家偏懒惰,在家什么也不干,在家较少与家人沟通,惜字如金,家长对孩子的定义为懒惰。
第二点就是手机玩的有些多,作业往往是最后补的,甚至没写完作业去学校补的。
周末作业本身就应该周末完成,但是老师有些一厢情愿了,学生往往回到家,拿起手机就难以放下,学习的事情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家长唠叨,催促都没有用,因为手机的魅力太大了。
他们控制不住自己,家长也控制不住他们。
但是他们住的这个地方有一点好,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个篮球场,作为男孩子,除了玩手机,另外一个热爱的项目便是打篮球了。打篮球好啊,既能锻炼身体,还能活跃大脑。打篮球比玩手机好多了。
这孩子上课的时候,总是害羞,不愿意发言,有的时候需要激励,激励再激励才可以勉强站起来发言。但是下课的时候,还是比较活跃的,几个男生在一起,追来追去,和其他同学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小吴和他两个人住的很近,两个人也是老乡,平时他爸爸接他的时候顺路就把吴炜淇接回来了。
小吴和他一样都是老大,小吴兄弟姐妹四个,他是三个。两个人作为老大,还是有共同语言的。
周末的时候两个人也约一起打球,两个人都是班级的前十名,性格爱好两个人也相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我给两家家长以及两个孩子的建议:
一:要想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是想做工程师还是做医生还是做其他的?现在都要想一想了,家长可以在孩子想清楚的基础上给与监督和支持。这两个孩子学习相对自觉,但是身上表现出惰性的原因恐怕与目标性不强有很大关系。他们觉得自己的成绩相对可以,有满足感,所以让他们勤奋的程度就不够。如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围绕目标去奋斗或许提升会更大。
二:要达到这个职业目标,六年后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三年后的目标学校是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每次在全县达到多少名。前面我说了职业目标,那个是长远的,而这个是分层的,也就是每一步的实现与否关系到最后的职业目标。
对于职业目标还有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甚至要读研究生,博士,是十年后的目标,学生或许觉得离的较远,可变性大,但是我们知道目标是可以分层,每次的考试成绩是可见的。让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实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成绩是需要稳定的,不能一会儿上去了,一会儿又退步几十名,进步的幅度可以不用太大,但是保持稳步前进的话,就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远了。
很多人会认为哪能看那么远,走一步看一步。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也。有远见的父母帮助孩子找准以后努力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三、孩子也要分析自己拥有哪些资源,比如自己专注力高,热爱学习,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父母的物质支持等等,自己的优势,劣势分别在哪里?优势如何保持,劣势如何提升。
每个人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这两个男生,据数学老师讲,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是不错的,只是在文科方面还是不愿意多背诵,小四门还有些弱。那么用理科的逻辑找到文科的背诵规律,加大勤奋的力度,两个人也可以形成学习搭子,互相提问,提升成绩,共同进步。
家长很感激老师这么为孩子考虑。作为教师,没有不希望自己学生优秀的,我们都在努力为国家培养人才,成绩优秀的,能力大的作为国家栋梁,成绩一般的,能力普通的,也希望他们能遵纪守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