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年味,记忆中年味去哪了
还记得你小时候的年味吗?
小时候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初大家都开始早早的就准备了过年的东西,爸爸准备的鸡鸭鱼肉,妈妈买的新衣服,奶奶递过来的糖果瓜子,还有兜里舍不得花的压岁钱,蒸笼里的花馒头,小伙伴们劈里啪啦放的爆竹声,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花样繁多的春联,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别提多美了,当然了不得不说一下我的小时的新年的必备那就是糖葫芦吃上一口别提多快乐了、、、、、、
而现在每逢过年总会听到 “年味越来越淡了” “为什么现在没有年味了” 之类的话题,可是年味真的变淡了吗?到底变是年味淡了还是我们变了?
现在的我们对于过年好像少了几分从前的期待,得到几块糖果,穿新衣服,收到压岁钱的快乐好像已经不在属于我们了,对我们而言的意义也不过是多了几天的假期。
小时候漫天的烟花,劈里啪啦的鞭炮声,现在几乎已经听不到了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自从禁放烟花爆竹以来,街道上冷冷清清,除了那一串串的红灯笼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
年味变了吗?好像变了但好像又没有变。儿时的街道还是儿时热闹的样子,卖糖葫芦的爷爷还是和往年一样笑呵呵的边走边吆喝,每次路过卖春联的大叔摊位时他总是喊一句:来看看春联都是新品,一个字都未曾变过,卖年糕的大姐还是那么爱聊天,一切好像都不曾变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设备的层出不穷,年夜饭上多了几分安静少了几分欢声笑语。以前亲戚朋友挨家挨户的串门现在好像就是发句微信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的春晚不断创新的节目,小鲜肉小红花却再也没有当出那些熟悉的面孔。
总说年味变淡了,其实变得是我们。年还是那个年,味还是那个味,只是我们长大了。生活条件变好,小时候不经常吃的那些美食,如今每天都能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出现。辛苦打拼了一年,在短暂的春节假期回家,却开始害怕亲戚们追问工作、感情、经济状况等个人问题。
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年味从来没有变过,只是快乐的不是你了”是啊过年一直很热闹,依旧有人期待过年,春晚也一直有人守着观看。我们所谓的年味淡了只不过是我们对逝去的青春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