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键词】: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无助者想法
在本文第六章,我们可以看到标题上的三个想法,它们是我们在为错误行为辩护或是面对严重后果来摆脱干系时经常使用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主观臆断,以此来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
由字面意思可知,这三种想法分别将自己化身为受害者、无助者,将对方看为大反派。就像我们在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往往会将自己描述的凄惨万分并对这个现状表示十分无奈,上课迟到了,你可能会说今天堵车,你是堵车的受害者,并且你也很无助,事实上这完全是因为你赖床的缘故,你只是将自己臆断为受害的一方,来为自己开脱;另外,一个老师因为你的策划项目书实在难看,所以与你约谈并要求你重新策划,你很委屈,在你的意识里,老师便成了大反派,你四处张扬说这个老师故意针对你,是一个十足的恶人,这样大家就都将你那难以入目的策划书抛之脑后,开始挖苦老师。
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这三种想法属实不是什么好的处事方式,虽然它们或多或少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其实会造成更大的隐患,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求更好的方式,避免陷入这些小聪明的漩涡。
二、【关键词】:自信、谦逊
在本文第七章,我们可以在维持安全感一节中看到加粗标记的这两个词语,即“自信、谦逊”,它们在关键对话中起到调和以及维持安全感的作用,使我们能够在坦诚相对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冒犯到对方、伤害对方的自尊。
拥有充足的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自身观点在关键对话中立住脚跟的基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像马云、俞敏洪、任正非这样的成功人士在面对其他人的质疑时总是能够以极大的自信来坦然面对,以至于他们言辞犀利,给人莫名的触动感;而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谦逊则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一环,不骄不躁的谦谦君子,是很多人向往的境界。和谦逊的人交谈如沐春风,而和娇纵自大的人交谈如陷泥沼,这就要求我们在关键对话中谦谦有礼,使得对话稳中向好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与人的交流沟通中,我们既要对自己的思想有充足的自信,又要保持谦逊的作风,吸收借鉴他人思想的精华,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的对撞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关键词】:征询对方观点
依然是本文第七章,我们会接触到关键对话的一个沟通技巧,即综合陈述法,它包含分享事实经过、说出自身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性表达和鼓励做出尝试五个部分,而我们这里的“征询对方观点”就是其中之一。
综合陈述法适用于交谈各方在讨论一个棘手问题的解决,就如同我们参加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汇报竞赛前夕,队友们针对各个科目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大家在一些地方难免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是采用田忌赛马还是优中择优的模式我们就出现了很大的意见分歧,那么这个时候征询各方的观点就十分有必要了,最终我们在各自意见的分享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对话形成最终决定之前征询各方的观点是调和矛盾的神来之笔,它有利于各方思想交流碰撞,形成一个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雷区的最终决定。
【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为自己错误行为辩护的三种小聪明,即受害者想法、无助者想法和大反派想法;另外,自信和谦逊绝对是我们在沟通中的制胜法宝;最后,要谦虚征询交谈对方的观点,并吸取其正确经验,不断完善自身思想,这样我们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