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刘亮 给水2103)
缓慢期:在微生物的间歇培养过程中,缓慢期的出现是为了调整代谢。当细胞核接种到新的环境后,需要重新合成必需的酶、辅酶或某些新的中间代谢产物以适应新的环境。 (《水处理生物学》第6版 p112)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最初我在原有高中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字面意思将缓慢期理解为只投一次食物的培养方式中,微生物的种群在经历了食物充足的高速增长期后,会迎来因食物匮乏而迎来"缓慢期"。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最初的想法,因为没有关联实际情境,导致顺序颠倒完全偏离了实际。在我了解到缓慢期的出现是为了调整代谢,以适应新的环境。我才意识到缓慢期出现应该在间歇培养的最初阶段,而不是后期阶段。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首先对于这个知识点本身,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将其绘成图让其可视化。同时采用场景记忆法它与我产生关联强化记忆,比如将其类比作刚上大学的我,也有一段适应期。
其次我应该确立边界思维,这有,助于我们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初步的知识地图,为后续的加深和拓展学习奠定基础。我所学习的这个知识点,属于水处理生物学中间歇培养,培养微生物的生长阶段的一个时期。这有助于我在理解缓慢期这个单独的知识点过程中,应该了解到的与他关系密切的知识点。 例如当该知识点处于水处理场景时,会对微生物在水处理中扮演"污染物"、"小帮手"、"指示剂"的角色时起到哪些作用,产生哪些影响。
当微生物作为"小帮手"时,在水处理中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要想办法缩短缓慢期。可以考虑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或代谢旺盛的污泥进行接种,另外增加接种量及采用同类型反应器的污泥接种,或对污泥进行驯化。谈到到污泥驯化,活性污泥驯化是指将已培养成熟的粪便污水活性污泥,逐步具有处理特定工业废水的能力的转化过程。驯化的方法可在进水中逐渐增加特定工业废水的比例,或提高工业废水的浓度,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条件,逐步达到对特定废水所要求的满负荷及很高的处理效率为止。驯化过程中,能分解废水的微生物得到发展,不能适应的微生物被逐渐淘汰。
在生活中,根据微生物到了新环境中,会有一段缓慢期的特性,也可以让我意识到类似于自制酸奶等自制食品需要及时食用,不宜长期保存,减少杂菌污染带来的危害。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缓慢期的概念本身算是一个比较小的知识点,对我来说他的直接作用只是帮我理解,微生物刚到一个新环境中的一种适应的方式。但当我尝试用学习到的各种思维模型去打开它,不仅能快速的帮我在脑海中初步构建出一个知识地图,而且还能帮助我发现我在使用这些思维模型过程中,发现我对他们的认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