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我学到了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中的荧光染色计数法。DAPI、DTAF是常用无毒性荧光染料并且能够与DNA双链强力结合并产生荧光。DPAI染色计数法利用DPAI染料与微生物的DNA结合产生荧光,从而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DAPI可以透过细胞膜)。DPAI与DNA结合时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DPAI也可以和RNA结合,但是荧光强度不如DNA。DPAI的发色光,DPAI和绿色荧光蛋白或Tsxas Red染剂的发射波长,仅有少部分重叠,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单一的样品上进行多重荧光染色。DAPI\DTAF染色计数法专一性强、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水处理生物学教材第六版P107)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在学习资料前,我对荧光染色计数法的猜测是荧光染料与DNA结合,通过对被染色DNA的观察来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3.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在学习后我了解了荧光是指染料与DNA结合后所发出的光,而不是染料自身荧光,染料仅可染色。我忽略了染料是否会对DNA造成破坏,并且DNA在细胞核中,染料是否能透过细胞膜与DNA进行结合。染料与RNA结合同样会产生荧光,而我并未想到这一点,我的认知仅限于染料与DNA结合。由此可见在未学习前我对此知识认知极为有限。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DAPI\DTAF两种常用无毒荧光染料,那必定有其它可用染料。既然染料选择DAPI与DTAF,那这两种染料相对于其他染料应该具有优势。对于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应该从细节出发,做出联想并提出相关问题。学习时可以将思维跳出某一章节。荧光染料计数法属于生物学内容,而染料与NDA结合发光是否涉及化学。DPAI和绿色荧光蛋白或Tsxas Red染剂的发射波长,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单一的样品上进行多重荧光染色,那么这一特性也涉及到了物理。由此可见学习时不该将思维局限在某一学科,应该联系其它所学。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水处理中对样本进行处理时,可以用荧光染色法测定微生物数量及生长速度,根据测定结果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学习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学习中应当将目光放长远。例如在水处理中用DPAI对DNA进行染色后测定微生物数量,是否会对微生物生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对微生物繁衍速度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