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环境总是鸟语花香,可是学生却在下面读稿,华丽的词藻。我对身后的老师说,“既然是念稿,那就念两页做做样子就够了。”看那孩子翻页后后面还有,我脑海一片空白。
无可奈何,看看身前的水杉吧,长得笔直!听说世界上最大的树是美国的红杉,我想,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用木头建造房子的话,那指不定是在我们国家。这是个文化问题,当然也不只是文化问题。
文稿、形式当然有必要,同时,这些也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流于形式,那就本末倒置,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结果就是往往这么不如人意,我想原因也很简单。经济学借用生物学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管理在这里为什么像真空看似无形还让人窒息,很显然,不可持续,所以人人都很累。
问题出现了,就要马上去解决么?我想,也不必然。人类破坏生态和谐立刻就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了吗?很明显没有,但是我们也别低估了我们做出的改变,无形的因子总是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生成并产生影响。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什么是“知”?很明显不是知道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也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知道,而是事实,真实,忠于自己内心的态度,简单说可能就是“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