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人人可以上北大——北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第281-282第四部分总结篇第十三章家长行为——家庭教育的误区第二节家庭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教育目标偏离。
单一的教育目标。
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要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体现在教育目标上,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今信息时代尤其需要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人才。很多家长受狭隘的人才观的影响,认为考上大学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他们给孩子提出的唯一目标就是考到好分数。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受到家长的限制,这样就严重舒服了孩子心智的全面发展。他们很难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偏离。
在实际教育生活中,很多家长不了解科学的教育观念,他们只重视对孩子的口头说教。却忽视了自己言行对孩子的示范教育。让他们又说交的方式,企图把孩子指向某一个教育目标时。却不知孩子已经从他的行为上学会了另一套,完全背离了教育目标。家长的言行不一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丧失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使孩子不相信家长的话。变得任性,蛮不讲理,逆反。
由此可见,想要达到教育目标,必须改变教育观念。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要全面的看待。孩子成才的目标目前应该是要育人为主,使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必须充分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学习和活动中,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