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开课的惨淡收场,令我倍感沮丧。值得欣慰是在这次备课、磨课和评课的过程中,我获益良多。
接到上公开课的时间后,我就立刻扎进《壶口瀑布》的研读中。此时,正好获得了一个去婺源“教育新视野·第一届全国初中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学习的资格。于是干脆带上课本和教参,一边学习一边构思教学设计。
在学习中,我很赞同一位老师的教学理念:一堂语文课的设计应该具备“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一双线组元。“人文主题”承载“立德树人”的任务,重视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要素”即培养必需的语文能力:语文知识,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
这时我已有了初步的教学设计,将理解黄河精神作为教学重点,同时让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自主习得游记的相关知识。
研读教参时,发现这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太多,至少需要两课时。没办法,只能做“减法”。砍去了游记知识的介绍,又简化了作者第一次观赏壶口瀑布的教学……剪掉诸多内容后,又从标题“壶口瀑布”入手,设计了三个环节:“通读全文,了解壶口”、“寻找游踪,品味瀑布”、“解读壶口瀑布,探究作者情感”。用“好一条……的瀑布”贯穿三个板块的学习,带领学生了解壶口特殊的地理环境,找出作者观赏瀑布时“定点换景”的游踪,并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进而理解黄河的伟大性格。
在刘老师班上磨课结束后,刘老师说:“听完你的课后,不太清楚你设计这堂课的目的,你想要通过这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是啊,我想要让学生获得什么呢?我自己都没明确。只是让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就行了吗?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样粗浅的学习,立即领悟作者游览壶口瀑布时产生的对黄河伟大性格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为什么“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同时,她还指出:“我感觉你没有进入课文中,所以无法感染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对黄河产生崇敬之情。” 姜还是老的辣,刘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教学设计中的漏洞,指出了我课堂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确实,这篇《壶口瀑布》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堪称经典;所写之景更是恢弘磅礴。可不知为何,我就是无法进入课文,对文本没有触电般的激情感觉。我开始跳出课文,去查找关于壶口、关于黄河的资料;观看壶口瀑布的影视资料,闭目聆听澎湃的黄河水声,并找来《黄河大合唱》的歌曲调动灵感……有了声音和画面的加持,对黄河水的磅礴气势总算是有了些感触。
作为老师,我研读课文不下20遍,可依然无法找到和作者的共鸣感,那学生呢?仅凭老师的引导讲解就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吗?他们能不能深刻理解壶口瀑布呈现出的中华民族“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伟大性格?于是,我再次研读课,期望找到一个抓手,领着学生去理解作者在看到壶口瀑布时产生的强烈情感。
在读《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一书时,我便对余老师的“抓一词”或“抓一句”来提纲挈领的教学方法特别倾佩。这次正好可以实践实践。
为了解决学生难理解作者情感的问题,我抓住课文最后一段中的句子:“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黄河一路奔腾而来却在壶口这里被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这里的地形有何奇特之处。2、为什么说黄河的伟大性格“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探究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理解作者透过壶口瀑布展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
教学设计稿在磨课和修改中不断完善,终于在上公开课的前一天晚上定稿。但留给我熟悉环节衔接的时间就很不够了……正式上课时,还将最重要的总结环节遗漏了,使课程设计没有落实到实处。学生很积极,我却欠缺状态。
评课时,工作室的导师直指我教学设计的最大漏洞——没有文体意识。八下第五单元所选课文算是游记,《壶口瀑布》又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学完课文后清楚游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学习游记的方法。确实,八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强化文体意识,否则学生体裁不分,掌握不了学习的方法,写作也会缺乏文体概念,写出“四不像”的作文。
通过这次磨课、上课,我明白了语文教学要有文体意识,让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的文体,掌握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能够达到“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教学,一堂课既要教授语文知识,又要启迪思想、领悟情感,真正落实“一课一得”;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目的要明确,不求“十全十美”,扎实落实二至三点即可;最后,一定一定要吃透课文,教师自己得对课文有体悟、有感情、有想法,才能领着学生沉浸于课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