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邵艳红教授讲座
基于语言功能的文本分析与教学建议
邵艳红教授是浙派名师的培训指导老师,是中小学教研员,是浙江外国语学校的大学老师,讲座风格热情活泼,指出问题一针见血,尽管理论站位比较高,但能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辅以实例佐证,即便没有理论基础的老师也能理解讲座内容。
新课标的八卦图,其组成部分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就强调了语言的功能性,这是新课标新的地方之一。
医生和教师同属专业技术人员,人们不会对医生指手画脚,但是对教师的教学,几乎人人都可以来指导两下。这就让我们思考,专业体现在什么地方,我们英语老师不是教词汇教语法,通过思维的训练及处事方式的引导来育人。如余杭很多归国人员,他们的英语水平甚至比老师都要高,老师的教学如果停留在语法词汇的层面,家长们肯定不会信服,这其实也要求我们改变既往的教学思路,即先关注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再价值观升华的教学模式,我们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
当我们把语言字看成字词句时,对文本的解读是零散的。但是当我们把文本看作语篇时,解读就会丰富起来。音位--音节--词汇--句子--语篇。文本解读因文化语境的不同,解读也会不一样。如男老师在分析文本时,可能更侧重于文化体育方面,而女老师会更侧重感情。语篇内部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在进行整体语篇解读的时候,可以读下面三个维度: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
概念功能:即语篇讲了啥。
语篇功能:即拓展。如书信,信是如何写的,谁写的,结构是什么,主题句是什么,支撑依据是什么,如何谋篇。再如吴亦凡住酒店一课,写comments.关注点是什么?如果讲过去式,那站位就太Low了。那怎么挖呢?如何写评论:第一句中心句,我的态度;二是具体表现;三是表达诉求。
人际功能:完成任务中,吴亦凡与酒店经理之间是客户与商家的关系,老师在写作要求中如果只强调注意人称和时态的变化,那我们教出来的孩子是没有情感的机器,没有情商可言。服务员给经理汇报时,直接用吴亦凡的投诉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服务员与经理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要考虑态度及措辞。不同的对象,语言肯定发生变化。概念意义发生变化,概念功能发生变化。语言怎么用?离开课堂不能用,所以学习英语这么多年,到头来还是哑巴英语,语篇功能发生变化。
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寓言故事的纯理功能解读(文本解读,目标设定与系统设计)
如果我们讲农夫与蛇的故事,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人际功能上,而不用在概念功能上花大力气,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How do you think of the snake?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farmer?
以前,我们在教单词时,习惯一个单词创设一个语境,这是行为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行为主义两大著名实验:巴甫洛夫的狗摇铃进食实验和斯金纳的小白鼠触发机关实验。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刺激(摇铃)--强化(不断摇铃)--反应(摇铃狗分泌唾液)。可见很多时候,我们教单词就像是在喂狗,比如教food这个词时,我们会呈现很多食物的图片,然后开火车读单词。还有单词教学中的游戏“高低音”“What’s missing”,其本质都是SRS,不断的刺激强化。人与狗的区别是人有思维。为什么老师喜欢这种方式呢?因为省力。我们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教?教什么?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那怎样进行词汇教学呢?教词汇有四大技能:
1.构词法来教:词根,词缀,fisherman, unhappy
2.词义词性来教: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下义词。Fruit--apple, banana...上义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这种教育才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平时的教育,讲十遍还不会,暴露老师的无能,真正的教育是讲的内容用一生,什么都忘记之后留下来的是能力,是策略,是思维,是素养。
3.上下文语境来教:shack---big house,通过上下文语境来教,这是教单词的最高境界。
4.查字典,下定义。
在故事类文本中,wh-问题其实很low, how many, what, where, when, who...如何让这样的问题变得高级呢?
我们可以在How many persons in the story?后追问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Who are the minor characters? Underling all the sentences of the main character.深度分析,深度阅读就出来了,可以分析任务特征, 任务性格,故事走向……
如果问When?One day. 我们可以追问Does it happen in the past or in the future? 问\Where? 追问Is it a real place or an imaginary place?通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可以通过对时间地点人物的了解来引导学生提炼出体裁寓言故事,而不是通过单纯告诉学生这是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