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平定南中的诸葛亮开始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蜀汉第一次北伐军事行动,这次行动中随军北伐的镇北将军,大将魏延向诸葛亮进言,献上了历史上闻名的也争议极大的“子午谷奇谋”。
关于“子午谷奇谋”在《魏略》里有详细记载:闻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诸葛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魏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由于计划没有得到采纳在现实中实践,导致了长久以来很多人都在争议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反对者觉得这是一场军事冒险,在这种险要之地一旦遭到埋伏必然全军覆没,即便没有埋伏,顺利到达长安,长安易守难攻,如果没法迅速攻下,诸葛亮这边也无法按时过来接应,敌人援军一至,也不免失败;再者就算顺利攻下长安,一旦魏国集中力量反扑,五千人必然很难坚守到诸葛亮过来会合,导致城池得而复失,虚耗兵力。
然而,从当时角度或后来的一些事例来看,我个人还是倾向成功可能性比较大。
首先,魏延的计划虽然带有一定的军事冒险成分,但整体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的作战计划。蜀汉自刘备死后,魏国这边就不再以蜀汉为主要对手。要知道“夷陵之战”几乎赔光了蜀汉政权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底,荆州丢失,地盘缩水,诸葛亮“隆中对”两路北伐的战略无从实现,更兼主少国疑,内部叛乱四起,能稳定已经不容易,连诸葛亮在《出师表》都承认:“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曹魏理所当然就认为蜀汉已经很难再对曹魏政权有威胁,在曹魏眼里只不过是奄奄待毙而已的偏安政权。而曹魏当时主要战略重点是对付南边的东吴,在刘备死后,曹魏的重点防御和打击对象都是东吴,曹丕就曾御驾亲征东吴,短短七年的执政时间屡次南巡大治水军,(五年....秋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六年....,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就连驾崩那一年黄初七年正月还想要幸许昌,继续南窥东吴虚实(七年春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当时曹魏主要兵力近二十万布置在淮扬一带魏吴前线与东吴对峙,至于西线用于防备蜀汉的兵力大致只有6-7万之众,而且长安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地居然只派了一个毫无军事作战经验的纨绔子弟夏侯楙镇守,足见曹魏对西线防御的不重视程度。魏延长期担任汉中太守,相当于前敌总指挥,对于前线的情况和曹魏西线战场兵力配置可以说是洞若观火,所以才敢大胆提出这一出其不意策略,基本立足在对敌情的充分了解,“夏侯楙“怯而无谋”,曹魏上下对蜀汉的戒备又松懈无备,而自己这边对于北伐绸缪已久,有心算无心,成功机率是大有把握的。35年后曹魏灭蜀汉,邓艾之所以敢于偷渡阴平,就是因为长期与蜀汉作战对敌情有充分了解,知道刘禅平庸,姜维无力回援,奇兵突出,一举成功。52年后西晋灭吴就是因为采取了长期在前线与东吴对峙了解前线军情的尚书左仆射羊祜的遗策,势如破竹一举灭吴。
其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以说是成功机率可能性最高的一次,曹魏对于蜀汉第一次北伐基本是处于毫无戒备的状态,毕竟在此之前蜀汉与曹魏边境长达9年时间没有战事,不像东吴战场经常摩擦,所以哪怕诸葛亮没有采取魏延的策略,直接从大道进兵,也让关中全线震动,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惊怖之下不战而降,曹真被赵云一万人拖在箕谷不得动弹,司马懿在宛城听闻孟达在新城要起兵谋反接应诸葛亮,被迫先发兵平叛,急得曹睿要御驾亲征,并急从东线调张郃凑拼五万人马支援陇右,此时陇西仅有一万兵马,诸葛亮大军有8万之众,整个陇西全凭雍州刺史郭淮苦苦支撑,要不是马谡“违亮节度”,丢失街亭,使得张郃大军打通了进入陇右的通道,转而截断蜀军后路,估计哪怕没有攻下长安,整个陇右地区肯定必然落入蜀汉之手(陇西郡太守游楚曾对蜀汉将领说: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一旦雍州凉州到手,整个河西走廊都会并入蜀汉版图,蜀汉就可以以雍凉为基地,屯田养兵,安抚羌众为其所用,有了这个基地,比从汉中秦岭崎岖山道运粮后勤便捷百倍,再慢慢蚕食关中,则天下事未可知。如果诸葛亮采用了“子午谷之谋”,在这种曹魏全无防备,步步皆受困的情况,二十天内主力部队顺利到达长安与魏延会合,大概率不成问题,那时被赵云拖住的曹真和困守上圭的雍州刺史郭淮就成瓮中之鳖,而曹睿、司马懿和张郃也只能被大军挡在潼关之外,无能为力,也不存在马谡丢失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的结局。
其三,哪怕诸葛亮无法顺利在二十天内到达,魏延独自面对曹睿、司马懿和张郃三路大军围攻,也未必不能坚守到诸葛亮到达,毕竟长安城高池深,再加上粮食充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守上一下,并非难事。事实上,魏延作为刘备亲自拔擢起来将领,能力是十分不错的,你可以怀疑刘备领兵打仗的能力(其实也不差,只是凑巧那个年代牛人太多),但绝不能怀疑刘备看人的眼光,看看刘备看中提拔的人,关张赵马黄和诸葛亮、庞统、法正与黄权等,哪一个不是能力超群的人杰。当年攻占汉中之后,所有人都认为镇守汉中的人选必然是张飞,张飞本人也自认为如此,结果刘备大胆启用魏延为汉中太守,坐镇汉中。任命一出,诸将皆惊,刘备任命魏延后从容问魏延:“现在把重担交给你,你要怎样去做呢?(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拍着胸脯向刘备保证:“如果曹操带领天下兵马来攻,我将为大王你挫败他,如果是普通将领率十万大军而来,我就为大王彻底消灭他(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样勇猛有谋的将领,假设在粮食不缺,兵员稍足的情况下,能依靠城高池深,地势险要挡住优势敌人攻击,历史上也不乏例子,后来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曹魏为了报复蜀汉,派曹真三路大军攻蜀,蜀军凭险坚守,事值大雨,曹真只能无功而返,而这时魏延趁其撤兵之际,亲帅一支偏师,直出羌中、凉州地区,大破魏军,可见智勇足备。有这样的将领镇守长安,独当一面,问题是不大的。
“子午谷奇谋”做为建立在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的一项军事行动,成功概率大致还比较高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曾借小说中司马懿之口肯定了“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诸葛亮生平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恐有失,不肯弄险。)
诸葛亮虽然最终没有听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错过了一举平定关中的一种可能,并非是诸葛亮没远略,或许从一开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并不是攻下长安,收取关中,而是占领陇右,割断河西走廊与关中的联系,壮大自己,然后慢慢蚕食关中,渐渐获取优势。毕竟“诸葛一生唯谨慎”,作为一国丞相的诸葛亮考虑的问题更多,必然导致所有决策偏向保守谨慎,与谋略见识无关。所以诸葛亮在出兵北伐前就改封魏延为“凉州刺史”,目的很显然就是让这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在完成第一北伐战略目的-攻取陇西后镇守雍凉,为进一步北伐的桥头堡打好基础,而魏延属于比较激进的军事将领,在有大概率把握的情况下想毕其功于一役,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实质两种方案也并无任何问题,只是战略出发点不同而已,至于种种是非曲直,就都留待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