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多改”重于“多写”心得:任教以来,我觉得最难的就是作文教学,总觉得指导孩子习作没有办法,更别说“高招”了,批改学生的习作也感觉特别累,成效也不大, 在引导孩子修改习作上,方法简单、不深入,本学期我们学校领导为了提升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质量,组织语文教师共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这一本书,开卷有益,一点都不假。
管老师是一位研究型且很有智慧的老师,他数十年如一日,认真钻研作文教学,深入一线教学,掌握大量一手材料,笔耕不辍,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心得形成文字,读着这些那么接地气的文字,深刻感到这些文字不仅是管老师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这几天读到了第5章,“多改”重于“多写”,我很受启发。
管老师说一个月写好一篇文章,比一个月粗制滥造的、胡乱应付地写4篇,成效要好得多,梁启超反对只讲“多写”,不讲实效,认为篇数上与其做的多而草率应付,倒不如少写几篇,抓细抓实,让学生做一篇有一篇的收获,我也是常布置给学生写作文、写日记。
学生也是写了一篇又一篇,却都是在低水平重复,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不见提高,我也很着急,却找不到方法,不知该怎么办。读了管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这本书,我进行了反思,我觉得自己作为语文老师,不善于写作,也没有修改的切肤体验,没有将“改”扎实地用到教学中去,也没有将“改”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来做,我也知道修改对于习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却没有具体的、系统的修改方法,管老师建议不要拿多写来折磨学生,因为在不断的低水平重复自己的人,一个永远只会做“毛坯”的人,永远做不了“精品”的人,到最后自己都会不喜欢自己,作文教学要从追求数量走向追求质量,要从多写转向“写精”,读到这些内容,我特别受益。
管老师还说学生修改作文,仅仅教给学生方法是不够的,管老师说修改离不开读,读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有不少毛病,学生再怎么读,再怎么念也读不出,念不出来。所以必须很具体的指出孩子经常出现的“病情”,然后对照自己的写作,是不是有这些病情?对照找毛病再修改,管老师指出:修改上要一个病一个病地找出来,命了名,指着让学生认,认得熟。
作为老师要一个病一个病的讲,学生脑子里的“病案”多了,丰富了,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琢磨“心想病”有吗?“关联病”有吗?是不是患了“哑巴病”?这样改才改得清楚,改得明白,而不是稀里糊涂地读到哪里算哪里,小学生没有“念”背后的审美功夫,或者说“念”背后的审美功夫,和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持平,乃至落后,你让他改到哪里去?只能是云里雾里,一头雾水。
我们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把作家那种写作上的模糊“感觉”,揪出来,化为一个个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具体的例子,小学生从一个个实在的、形象的、可触可摸的例子上获得教益。总之,读着管老师的书中的文字,我觉得那些文字很有生命力,他们散发着智慧的光,指引者迷茫的我们。
本人认为,管老师的多改重于多写的论断是肯定的。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做。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加上一定数量的课外习作(这个数字往往大于课内习作),即使达不到每周1篇,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几乎每周都要写一篇新的习作,学生哪有时间、精力、心情去修改已经完成的作业呢?要做到“多改”,首先必须减少学生习作的篇次。完成作文教学训练系统靠的不是一系列的习作,而是通过完成一篇成功的习作来实现的。
一篇成功的习作必定涉及作文教学训练系统的多个方面,每次的修改有重点的针对某个方面进行,直到满意为止。其结果不仅获得了一篇优秀的习作,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获得了习作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将是激励学生努力修改的动力源泉。
学生做到多改,首先要明白哪一种句式更合适,哪个词更有表现力。对不同句子、遣词用语的辨析、欣赏能力决定了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效果、程度。修改不仅要求学生“读”,看自己的习作是否通顺,意思表达是否清楚,还需要用心去体悟。用不同的句式、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并进行细致地比较,辨别哪一种句式、哪个词更合适。如果说多写是扩大横向练习的话,多改就是加强纵向练习了。
修改必然涉及写作的全过程、整体,因此修改习作真是个系统工程,比多写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