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菊珍
亲爱的各位美仁:晚上好!
我是来自河南省辉县市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感恩遇见》。
两年前,我的教育生活只有备课、上课、改作业。如今,除了这些,多了一个词——专业成长,多了一件事——简书日更,我由原来的自卑内向变得敢于表达,这一切皆源于那个美丽的7月,那次美丽的遇见。
一、心动
那是2019年7月22日,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暑期培训,这个培训每年暑假都有,但我并不经常参加。 那天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课的,竟然是二十多年没见的同学梁树丽老师。 看着她在台上自信满满地跟我们分享她幸福的教育生活,我的内心触动很大。
总是觉得讲课的老师可望而不可即,从没想过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总是认为写作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从没想过英语老师也能通过写作走到台前。以前我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此刻想想自己就是“假勤奋,假学习”——守规矩懂礼貌,挑不出毛病,就是不出成绩。其实这种低质量的勤奋掩盖下的,才是真懒惰。
那一刻,我幡然醒悟。树丽老师就像一缕阳光,穿透厚厚的云海,射进我的心底。我很幸运,在我生命的某个时刻,总会有一个人出现,给我向着阳光生长的力量。
我加了树丽老师的微信,关注了她的博客,从此每天关注她的动态。向优秀学习,是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必备的品质。
8月1日,树丽老师在朋友圈宣布——开始简书日更挑战,哪怕在旅行的途中也坚持笔耕不辍,我再次佩服她的毅力。可是,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让我退缩。
11月20日,树丽老师在朋友圈发了河南省杏坛网研社英语组课例研讨的海报,我申请加入了qq群,旁听学习各位老师的经验。
可以说,几个月来,我一直是心在动,可我们都知道“心动不如行动”。我一直不敢主动去表达,一直害怕别人的不解与嘲笑。
二、行动
12月15日,在河南省杏坛网研社的研讨中,杨风利老师对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大树最大的利众就是不断长大,给世界提供更大的能量;大海最大的利众就是变成大海,能够包容更多的小溪,并不是说大海想要利众,就必须跑到沙漠中去,把沙漠变成绿洲,甚至把沙漠也变成大海。所以我只想把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别人要是觉得这让他快乐,那当然很好,如果别人觉得这让他不快乐,那也无所谓。”是啊,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把别人的看法放在第一位呢?
12月19日,我终于鼓起勇气加入了日更挑战。每次网研社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不再做那个默默鼓掌的“旁听生”。
当我上路,我发现我原来所担心的一切都不存在,我所遇见的全是善意和鼓励。不管在简书,还是在网研社,大家都在互相鼓励着、裹挟着前行。我看到的是那么多那么优秀的人依然在努力,比我优秀的人比我还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人最可怕的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变得不愿去改变自己,一味地沉浸在年龄带给我们的恐慌中,不知所措,不愿前进。
人们都说:独行快,众行远。我认为:独行,快是暂时的;众行,远是一定的。所以,我非常感恩遇见杏坛网研社这个团队。
三、坚持
所谓成功,不过是看谁更能坚持而已。人走着走着,可能就会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树丽老师说我是“不用扬鞭自奋蹄”,可我还是觉得如果有人不时地给我“一鞭”,我一定还能跑得更快更远。
去年,杏坛网研社的年会上,我听了张爱敏老师的《一间教室,一个世界》,特别向往张老师打造的那间充满温暖和成长力量的教室。我早已默默关注着张老师,看她成立了暮省日更共写团队,看好几个我熟悉的伙伴在张老师的引领下越写越好,我终于又勇敢地再向前一步,加入了张老师的日更群。后来,张老师又邀请我加入工作室,这次遇见“教育行走”,更是得益于张老师。
张老师常说:“越自律,越优秀;逼一把,更优秀。”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教育行走,我从没想过我要分享,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善于做一个默默鼓掌的倾听者。还有一条原因是——我从没想到咱们的分享是自己报名的。
当不用争不用抢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仍然畏缩不前。这时,张老师鼓励我让我报名。我说要先准备准备再报,张老师说——先报名!是啊,先报名,我就没有了退路。写个人简介时,我又发了愁,张老师说:把你简书日更的字数写上去就很有说服力了!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简书日更615天,累计65.8万字。其实,在一个人默默更文的日子里,我也曾很多次产生过放弃的想法,也曾因一天天看不到进步而迷茫,但我相信,能坚持下来的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也许,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特级教师管建刚也曾说过:“一个有坚持力的人,基础再差、起点再低,只要他认准了道、一条道走到黑,就能走到别人望不见的远方。”
而我也坚信:只要上路,终会遇到庆典。
感恩遇见,感恩成长,相信我终会遇见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