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荒田古树茶
小荒田以纯天然造就甘冽,以绝佳的质量变成这几年云南临沧茶的潜力股。
小荒田藏于于勐库东半山北段的高山中,在冰岛糯伍后山的原生树林最深处。
小荒田较大的特征是甘甜,茶汤入口上颌和舌头略微发冷,令人觉得美味可口,美好的清香在纯齿之间扩散,吸气全是香气。
特点:浓郁热烈的瓜果香,饱含热恋的气息。水过清扬,扑鼻而来,滴滴点点渗透在汤里。甜而不腻。
曼糯手工古树红茶
1、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
5、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
工艺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手工最多在揉捻和烘焙工序上面。
特点:口感质朴,内质香与滋味层次馥郁,耐人细品,不仅香气浓醇,滋味厚实,且耐泡的特性彰显了它的高纯性价比。
景迈荒山熟茶饼
“香”是景迈茶的一大特色,景迈茶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持久浓郁的兰花香也很好地融入茶汤。
景迈茶的第二大特点是“甜”,汤感绵稠、细腻。滋味浓厚饱满,入口就能感受到她的醇甜,景迈茶的甜是直接而快速地来茶汤入喉后回甜迅速,品后满口香甜,且非常持久。
景达熟茶特点:工艺纯正干净。滋味柔和顺滑,回甘甜润持久,回味绵醇。
百花潭生散茶
百花潭,顾名思义,在春茶采摘的季节里,满山的花朵也万分妖娆地盛开着,阳光灿烂,格外芬芳。百花潭这款普洱茶,原野气息很强,以其野性的滋味底蕴和饱满得略带苦涩回甘的汤感让人回味。
两面的山上都是芳香的茶园,朝着右山越过山梁,就抵达了百花潭,这是整个易武地区生态环境较为完整的地区。
海拔1500-1900米左右,国有林背景使其保留着完整的原始森林生态,探访百花潭,须走过山路十八弯,再于深山丛林中溯溪而上两三个小时方能到达。植物共生生态系统完整,是古茶树自由生长的仙境之地。
特点:汤香是幽深的蜜兰香,内敛不外扬,集霸道、狂放、不羁、淡雅、高洁的品质于一身。
糯岗古树混采(2018年生散茶)
易武的新茶时,绝大部分山头都会展现出香杨水柔、密韵淳润的特点,茶叶的苦涩度会相对较弱,而甜度会高,即便是刚刚接触茶叶的人也会非常容易接受它。
存放5年以上的易武茶,会拥有更为浓郁的密韵和淳厚的劲道,外柔而内刚,这种茶叶有特别适合老茶人。
落水洞生散茶
落水洞是麻黑村委会古树茶的中心产区。
浓郁的蜜香,和易武茶一般的大树茶的香气相对比,此茶的茶香显得更浓、更沉,如果不知道沉香的茶滋味是什么样的。致雅兰香就能给您一个最好的口感认识。有沉香的茶品葆有高海拔、高内质。也唯有高内质的古树才能体现出落水洞茶的地域性风貌特征。
汤水的质地粘稠饱满、持续性和稳定性好,舒爽持久的喉韵,富有韧性。
乌金美汤犹如阳光般灿烂,原始蜜香,透出野性芬芳。
曼兴龙老寨古树茶
从勐海县到曼兴龙,山路之难走,是布朗山之最。
属于勐海县布朗山乡新龙村委会,与老班章、老曼峨等知名茶山距离都很近,距离老曼峨直线距离更近一些。曼新龙,系傣语地名,直译即大狮子村。
特点:具有浓强酽厚、香气高扬、回甘生津快,喉韵明显的特点,无愧于“老曼娥第二”的美称。曼新龙苦茶与老曼娥苦茶均为普洱茶苦茶中具有典型性的优秀代表。
饱满的茶汤中夹着丰润的一团香,花香氤氲,而后峰回路转,到达七八泡时,茶汤入口绵软,慢慢隐去锋芒和棱角,逼人的花香转为清润的蜜香,盈满呼吸,茶汤带来甘甜的清凉感。
铜箐河生散茶
铜箐河属于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海拔在1500-1900米之间,
铜箐河在原始森林中,要想进入铜箐河,全程只能徒步而行,而且还需经过一条小河。
茶区日照较为合理,林中的温度较低,茶树高度多在十几公尺以上,根深冠大,本身环境自然形成合理的生态环境,林象丰富,则水必为甜水,都一再地造就了同庆河的茶叶茶气强烈的原因。
特点:茶汤色金黄明透且有稠厚的感觉,入口有很强的胶质感,茶汤厚重,带有特殊的“野味”。但随着缓缓入喉,苦味褪去,舌底及两颚回甘和生津强烈、持久,极富有饱满度与层次感。
刮风寨腊瑶山古树生茶
刮风寨的古树茶,具有独特的山野气韵,品饮时有厚重的野韵,并且口感甜醇,含有天然、浓郁的蜜香,滋味饱满,香气很足,喉韵绵延悠长,整体表现非常的出彩。
刮风寨的古树茶品质优秀,因为古树和原始森林混合生长,茶树没有经过矮化,人工管理很少,保持着自然生活成长,无论口感或后期陈化,都是易武茶中的顶级水准。
初次品饮会有种超乎想象的感觉,刮风寨整体来说口感更加开阔大气,有厚重野韵,亦保持着易武片区的香扬水柔特色。
梅子箐古树生茶
梅子箐古树茶属藤条茶类,喝起来能感受到一股极其罕见又小众的梅子香,同时茶汤中蕴含着一股清新馥郁的松脂香,汤质润滑细腻,滋味饱满醇厚,令人惊艳不已。
梅子箐茶属于临沧茶区,临沧茶整体上以涩感显著、茶香高扬而著称,但梅子箐古树茶喝起来并无明显的涩感,几乎没有苦涩感,回甘强烈持久,冰糖甜韵十足。
坝卡龙古树生茶
“坝卡竜”是傣语地名,意为“荒凉的大坝子”,居住的同样是拉祜族,平均海拔在1800米左右。
班章五寨中老班章、新班章是哈尼族的分支爱伲人村寨,老曼峨是布朗族村寨,而坝卡囡和巴卡竜则为拉祜族村寨。
拉祜族与布朗族、爱伲人一样,都是擅于种茶、喜爱饮茶的民族。正是他们悠久的种茶历史和渊源,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财富。
特点:坝卡龙所产的茶叶品质却极好,坝卡竜的风韵,茶叶内质丰富,茶气足,香气浓烈而厚重,近几年,有很多好品质的班章茶都是采用坝卡龙的茶料制作,口感风格与老班章茶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