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题本成为进步的密码

本学期,我开始引导学生们自主整理错题,这场关于“错误”的探索之旅就此拉开帷幕。起初,部分孩子还未掌握整理的要领,有的错题本上字迹潦草、步骤缺失,有的只是机械抄写题目,完全没有触及错误根源,敷衍的态度显而易见。我深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蹴而就,便耐心地示范、讲解,鼓励他们正视错误、剖析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半学期悄然过去,孩子们在整理错题这件事上发生了令人惊喜的转变。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投入,他们整理错题时越发自觉、认真,逐渐学会从“错误”中汲取养分,生长出学习的智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每个月我都会在班上开展“最美错题本”评比活动,选出两名表现优异的同学,让他们分享整理错题的经验和方法。这些优秀的范例就像明亮的灯塔,为其他同学指引方向。渐渐地,班级里掀起了一股认真整理错题的热潮。孩子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重写错题,而是会在旁边详细备注解题方法、易错点和注意事项,有的还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让错题本变得清晰又实用。

  上周五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不少孩子一完成错题整理,就迫不及待地拿着本子来找我点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自信。有的同学用红笔将关键步骤和重要结论勾画得醒目突出;还有个孩子兴奋地对我说:“老师,虽然这次作业我错的题不多,但您课上讲的那些易错题和重点题特别有价值,我都整理出来了,以后复习就方便多啦!”看着他们认真专注的模样,感受着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

曾经,错误对于孩子们来说,如同面目可憎的“敌人”,令人畏惧和排斥。如今,在日复一日的错题整理中,错误摇身一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孩子们在与错误的一次次对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这些曾经的“绊脚石”转化为成长的阶梯。

这次引导学生整理错题的实践,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一味地消灭错误,而是教会孩子如何与错误共处。当孩子们能够坦然面对错误,从错误中学习、反思和成长,当他们捧着错题本,自豪地说出“这些题现在都难不倒我”时,那份对学习的掌控感,远比一个满分的成绩更珍贵。这是一种伴随一生的财富,将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不断超越自我,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