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轻易得到的,都不再值得那么珍惜。人如此,物亦如此。
一晃就过去了四五十年,我们现在的生活,的确好到了当初无法想象的地步。就拿花生来说,现在花生的品种,数不胜数,各种各样,各种口味,而且还是想吃就吃。
那时候的我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花生。平常的日子里,很难吃到。也会有机会,只不过那是在大人们喝酒时。孩子们是不允许上桌的,就是站在一旁看也不行。早就被撵到房头,跟一帮小朋友们玩耍。但因为心里惦记着美味花生,所以也没有什么心思放开了玩。并且每个孩子都知道,所有下酒菜就算都被吃光,油炸花生米肯定会剩下一些的。
看着客人们满面红光酒足饭饱地告别,孩子们就撒丫子往家里跑,即便是剩下一个盘底,也像得了宝贝一样开心。
孩子们总是在盼望过年,因为到那时候,花生瓜子水果糖这老三样可以敞开了吃。大部分人家都会购买花生,就是那种带壳花生,没有其他原因,就因为它带着壳,便宜!
说起吃带壳花生,从父辈那里,有一种讲究就断了。但我们的爷爷辈都有,他们也曾经详细地给我们讲过。中国人过年,那得从腊月二十三算起,有些东西,需要等着除夕才能吃到。但带壳花生因为便宜,完全可以一边忙着其他的,有时间了就能坐下来吃点。
老人们吃带壳花生,把剥下来的花生米吃掉,花生壳会留下来,等到除夕那天,天黑了,就把花生壳全部撒在院子里,从远门里开始,一直到屋门前。
童年的我,心里总是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对于爷爷辈这种在除夕夜撒花生壳的行为万般不解。父亲经常告诉我,鼻子底下有张嘴,不是专门用来吃东西的,不懂就问。
我家左右邻居,住着好几个爷爷辈的老人。徐爷爷和赵爷爷最喜欢我们,要问,肯定会找他们问。
问赵爷爷时,赵爷爷笑咪嘻嘻地说:“赵爷爷也不知道,你去问徐爷爷他肯定会告诉你的。”
徐爷爷是有文化的,那时候爷爷辈的人,能识字能读书能写文章的屈指可数。看着我那期盼的眼神,徐爷爷赞赏地点了点头,嘴里说着:“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关心这个,你是第一个提出问题的,让爷爷好好想想,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说着,徐爷爷给我抓了一把带壳花生,然后就在那里琢磨着。
当我剥开花生壳,才把两粒花生米(那时候的花生,基本上都是两个)送进嘴里,徐爷爷便按住我幼小的肩头,认真地说:“花生的名字和用途都非常好,既能代表勤劳朴实,又能寓意着美好生活。把花生壳撒在院子里,其中就有对今后的日子拥有美好的期望,还有一个那是非常实用的,你看,除夕夜,家家户户都是大门敞开的,有狗的人家还好,没有狗的人家,院子里进来人是不知道的。当进来的人踩着花生壳时,会发出轻微的脆响,屋里的人就知道外面来人了。”
那时候是讲究拜年的,除夕零点一过,就有开始挨家串户拜年的人。花生壳躺在昏暗的院落里,静静地等着迎接亲朋好友前来拜年,也能及时通知主人,起身开门,迎接客人。
现在别说在除夕往院子里撒花生壳这种风俗习惯了,就连串门拜年也都很少见了,有的亲人之间都不再来往,能打个电话发个短消息什么的,都算不错了。家家户户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那种热热闹闹的景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
去年的整个春节,因为媳妇的脚脖子骨裂,伺候她整整三个月,根本没有时间回家乡。孩子们给我带的好烟好酒,一直被妹妹收着,直到三月份母亲的祭日我回去才交给我。小妹那天跟我聊天时说:全家人都齐了,就差你们两口子,不知道明年大家会是什么样。
我的确想不起来了,不知道从何年何月开始,全家人在过年时已经无法聚在一起了。今天晚上是元旦之夜,尽管上面三令五申不允许放炮,但依旧是炮声隆隆。如此气氛,轻易就把我拉回了那遥远的童年,回忆着童年过年时的欢乐。
二零二四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又一年,且行且珍惜。只愿天下四季平安,每天都拥有幸福健康和快乐。愈挫愈坚强,保持平和与谦逊,明天会更美好,一年更比一年强,祝我元旦快乐!祝您元旦快乐!
二零二五年元旦快乐!!!
(文章灵感来自“剥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