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各组思想
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述看上去是具有总结性,但实际只是简单罗列,“缺乏思想”,并没有概括其下一层次思想的精华。要使表述更有吸引力,要点鲜明,有以下步骤:
1、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除了避免表述的要求不清晰,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种句子会掩盖思考不完整的事实,使我们错失进行有逻辑性和创造性思考。对一组思想进行严谨提炼、概括和总结,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果已经有得出了概括性思想,这些思想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受众 你想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再进一步总结呢?有2个扩展思路的方式:
①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 → 说明采取行动后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②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 → 说明这些思想所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即这些共性有什么意义)
2、说明采取行动的结果/目标
对一系列行动的概括必定是实施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一组相互独立(互相排斥)、完全穷尽的行动性思想加上其产生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封闭体系,这个体系很有可能包括多个层次,某些行动性思想可能分属不同层次上的原因或者结果。但是这些行动性语句看起来都很相似,都可以用“我们将……/你应该……”之类的词开头,然后连接动词。所以很难从独立性句子中看出行动性思想之间的联系,必须根据希望达到的结果进行判断。
但是,行动和结果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死循环”:罗列行动时,必须先指出这些行动将会达到的结果,然后才能判断自己是否有所遗漏;但是行动可能达到的结果又取决于具体的行动。难以理清思路时,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A、在将各项行动性思想联系起来之前,先用明确性的语句描述行动;
B、找到明显的因果关系组合,尽量将每一组中的行动控制在5个以内;
C、直接从这些行动来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及目标。
说明行动的结果时,要注意的要点:
①总结句要用明确的语言概括,不一定是必须得用数字明确表达的目标。
举例:“公司做这3件事是为了提高利润”这种说明是模糊的,明确的表述应该是“公司做这3件事是为了在2021年6月31日前将利润提高20%。”
“评估管理流程”→评估管理流程是否需要调整
可以想象一个真实的人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我预见他将会取得的结果,然后根据结果修改行动性思想的措辞。用模糊的措辞会使我们的思路混乱。
②区分行动、步骤的层次
如果在采取A行动之前,在时间上先采取B行动,那么A和B就属于同一个层次;如果A行动会引出B行动,那么A行动就比B行动要低一个层次。但是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分类。
当一个总目标下有超过5个行动时,往往是可以进一步简化的,有个好方法可以理顺这些行动,即尽量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只留下最本质的内容,然后找出重复的部分。
举例:”以咨询顾问的身份参与战略规划的讨论“→可以简化为“提供建议”
注意:这一步和总结句不同,方向想法,总结句必须是明确具体的,但在理清多项具体行动时,可以进行简化。
③直接概括行动的结果
将步骤理顺之后,接下来就是最难的一关:总结概括其结果,这一步没有简便易行的方法,只能强迫自己用力思考。
举例:Before版本
为了提高猎头顾问的年度业绩,我们应当:
将Case按客户重要程度排序;
确定重点Case与非重点Case,哪些是比较多积累的;
相应调整搜寻时间的分配。
After版本
为了提高猎头顾问的年度业绩,我们需要将搜寻策略与资源集中在KA客户的Case上。(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这个概括性版本比Before版本的更有意义,因为这个句子提出了一个观点,而原来的句子“缺乏思想“,修改之后会迫使受众提出”怎样做到“的疑问。
3、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某公司存在3个组织问题“这样的表述并没有太大意义,这只是思维过程的第一步,把组织问题归为一类,列出可能值得思考的地方;第二步是通过找出这些思想之间的共同点,证明他们确实属于同一类,与其他思想区分开;第三步是说明这些思想之间的共同点,即提出一个新的思想。至此,才完成了思维的过程。
要完成第三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找出结构上的共性:比如针对同一类主语 / 同一类谓语(动作/对象)/ 同一类隐含的思想。
如果无法在一组被列为”问题“ / "原因” / "结论“ 的思想中找出明确的逻辑关系,那么这一组思想必定存在问题,必须重新思考。
②寻找更密切的联系:
为什么要将他们列在一起?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是否还有什么问题被遗漏掉了?通过概括性语句,可以帮助发现自己想表述的真实思想,或者发现其他人文章中的漏洞。
③进行归纳跃进
每当对一系列思想进行分组,都要强迫自己认真思考和检查每一组思想。如果这些思想具有共性,概括性思想应当是该组思想的共性所隐含的意义;如果这些思想是为了实现某一结果而必须同时采取的行动,则概括性思想应该点出采取以上行动后的直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