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听到这条悲痛的消息时,我还在读先生的笔记《传学》。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那天,我收看了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节目,的确被叶嘉莹的事迹和文脉感动了,特别是颁奖词中“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这句话,我还专门查询学习了,还特意在网上买了叶嘉莹的好几本书。
叶嘉莹之所以被称为“先生”,是对她的一种尊称。这种称呼并非基于性别,而是源于她在文学、诗词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叶嘉莹是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学者、诗人、作家、教授,曾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她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传播,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带给了更多人。她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因此人们尊称她为“先生”。这一称呼不仅体现了对她的学术成就的认可,也表达了对她的人格魅力和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传承的贡献的敬意。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有这样一颗璀璨的星辰,她以诗词为舟,以风雅为帆,穿越千年时光的长河,将古典与现代紧密相连,她就是叶嘉莹先生——一位用生命诠释诗词之美,用灵魂续写华夏文脉的传奇女性。
今日,我们手捧哀思,心怀敬仰,以笔墨为祭,悼念这位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与诗词不解之缘的写照。在她的笔下,每一行诗句都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与哲思,仿佛能穿越时空,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她曾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这不仅是她对诗歌的深刻理解,更是她一生追求与践行的信念。在她的引领下,我们得以窥见诗歌背后那份超越生死的力量,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叶嘉莹先生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无论身在何方,她的心始终与祖国紧紧相连。她以诗词为桥梁,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领略到中华诗词的魅力。
她曾说:“我是中国人,我教的是中国的诗词,我有一颗中国的心。”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让她的诗词充满了浓厚的民族色彩,也让她成为了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叶嘉莹先生被誉为“当代李清照”,她的诗词创作深受李清照等唐宋大家的影响,却又自成一派,独具风格。她不仅继承了唐宋诗词的精髓,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诗词新的生命和意义。
她曾说:“诗词是生命的歌唱,是情感的抒发。”在她的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唐宋诗词的韵味与意境,又能体会到现代人的情感与思考,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诗词成为了连接古今的纽带。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叶嘉莹先生不仅在古典诗词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她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诗词相结合,为诗词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她曾说:“诗词是世界的语言,它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触动人心。”在她的努力下,中华诗词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誉。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诗词的一生,也是风雅的一生。她以诗词为伴,以风雅为魂,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文学精神。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她的每一句诗、每一个词,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之路。
如今,叶嘉莹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她的诗词、她的精神、她的传奇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让我们以一颗敬仰之心,铭记这位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让她的精神光芒永远照耀着中华文化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