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跟关节的协调性
1.这个关节的形状使其可在不同基本面活动。这是站姿时保持平衡的基础部位,它可使小腿的骨骼向上以及使足部骨骼向前。
2.没有一块肌肉依附于距骨上。
3.因此,距骨的位置是由其上方的胫骨与腓骨构成的扳手状结构和其下方的跟骨位置决定的。
4.唯一直接依附于跟骨上的肌肉是小腿三头肌,侧面引导跟骨的肌肉止于足的前部。
5.因此,关节的侧面和旋转的平衡与足其余部位的平衡是息息相关的。影响这个部位协调性的重要因素是身体重量的分配,也就是身体重量分布于跟骨不同部位的方式。
6.从背面观察踝:
1)小腿后侧、跟腱和跟骨形成一个“沙漏”。
2)如果重量分布于足跟中间,这时跟腱是垂直的,“沙漏”也是垂直的。
3)如果重量分布于内侧,会产生外翻的倾向一“沙漏”会向内侧倾斜。
4)如果重量分布于外侧,会产生内翻的倾向一“沙漏”会向外侧倾斜。
跗横关节的协调性
1.跗横关节的关节面方向是不同的。
2.之前介绍的关节面都是水平的,而跗横关节的关节面是垂直的。
3.在此处实现的扭转将足的前部区域与后部区域之间进行了一个调整,以便将身体的重量分配在足部三角支架的3个支撑点上。
4.这个扭转可以使足前部(无论在后部的支撑如何):
1)以第1跖骨头为支撑。
2)或以第5跖骨头为支撑。
5.这一扭转同时依靠非固有肌和固有肌得以实现。
6.这些肌肉运动在身体重量的分配中是占主导地位的。
位于跗横关节前面的关节的协调性
1.跖骨头之间的负重平衡源于跗横关节的方向。
2.在此,协调性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它所实现的占主导地位的支撑方式。
1)用足趾支撑,解放跖骨头。
2)或者用跖骨头支撑而解放足趾,使其自由而不再用力按压,以便重新建立平衡或者对足进行驱动。
支撑状态下踝、足的协调性
足的三角支架
1.当以双足为支撑时,在每只足上会形成一个由三点限定的支撑多边形:后方的足跟、前内侧的第1跖骨头以及前外侧的第5跖骨头。
2.在这3个支撑点之间形成足的3块弓。
1)最明显的内侧纵弓。
2)横弓。
3)肉眼看不见的骨骼的外侧纵弓。
这3块弓形成了足弓。
3.三角支架与这个足弓由一些力量的作用而形成,主要是:
1)施加在足部的分布并不均匀的身体重量。
2)维持这些弓的肌肉的牵拉力量。
三角支架根据身体重量在足部从前向后的分布而进行改变
平衡性的两个极端
1.如果重量落在足最前端,会发现:足跟几乎不进行支撑,足前部做支撑,跖屈肌产生收缩。
足趾形成“抓手”。
2.如果重量落在足最后端,会发现:足前部几乎不做支撑,足跟做支撑,伸肌产生收缩。
足趾抬起。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我们可以练习感受2种居中的姿势。
1.3/4的重量在足跟上,1/4的重量在足前部上(足趾无支撑)。
2.这种姿势使肌肉可以得到一定的休息,因为:
1)足弓没有太大负荷(重量落在足后部的2块大骨上,因此,足弓的支撑肌肉稍微放松)。
2)胫骨直接落在距骨上。胫骨甚至可以通过微小的收缩而在距骨上达到平衡。
3)因此,这是一种在长时间站立时可以节省肌肉力量的姿势。
4)上述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很有可能会向后摔倒。
5)这就要求足后部更精确的平衡,距跟关节的加入应使感觉在用“足跟中部”站立。
3.50%的重量在足跟,50%的重量在足前部。
4.此时肌肉运动更强烈,因为:
1)足弓承受负荷,所有支撑肌肉处于支撑收缩状态。
2)胫骨在距骨上并不是垂直的,而是倾斜的,靠小腿后面的肌肉收缩来重建平衡。
3)此种姿势对足后部的本体感受精细度的要求大大降低。
4)此时平衡会更容易达到:我们可以稍微向前或向后移动,只是后面的肌肉会收缩得更多或更少而已。
5)这不是一个休息的姿势,而是唤醒肌肉的姿势,人们倾向于在开始运动前采用这种姿势。
5.从侧面来看(尤其是单腿支撑时更明显),重量落在足的内侧或足的外侧。
一双拖鞋诱发的想象:
1.脚跟外侧吃力——足内翻、高足弓——腿内旋——O型腿——股骨内旋/外旋——膝超伸
2.上述仅为推论,具体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