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在您看来这句话有道理吗?”孔子说:“不对。如果犯了滔天大罪,再怎么祈祷也没有用。”
王孙贾是卫灵公手下的一个官员。有一天王孙贾跑来对孔子说:“与其媚与奥,宁媚于灶!”
“媚”是取悦的意思。“奥”是一个屋子里的主神,掌管哲学艺理,一个家庭里有没有文化,是奥神说了算。“与其媚奥,宁媚于灶”,意思是与其整天讨好主神,不如讨好灶王爷。
王孙贾似乎是在劝孔子不要总是和卫灵公打交道,总想获得卫灵公的认可,不如将目标转移到南子身上,在真正当权的夫人身上下点功夫,也许更能得到实惠。他可能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分析,是在试探孔子,也可能是在提醒孔子,还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在问孔子自己该走正途,还是走偏门。
孔子的回答充满凛然正气。孔子说,取悦于所谓的奥神、灶神,终日谄媚又能如何?如果得罪了上天,那么无论你怎么祈祷都是没有用的。
佛教里有一句话叫“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普通人总是害怕承担果报,担心自己倒霉,菩萨从来不担心结果,只关心因,担心有没有做错事,担心种下恶果。没有因,便不会有果。如果种了恶因,必然会结出恶果来。孔子说的“获罪于天”,其实就是“菩萨畏因”。
什么是天?天就是道,就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做事对得起良心,才是最重要的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孔子为什么如此坦荡荡。他不用行贿受贿,无需讨好任何人,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别人想让他当官,他就留下来做官,不愿意留他,他就接着周游列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孔子的凛然正气。
感悟:不要想着去讨好谁,只要自己一点一点努力学习,在不断地进步,让自己变得有实力,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踏实的、坦然的。
吾从周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商两朝的礼法,真是丰富多彩啊,我赞同周礼。”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周朝礼仪的赞叹之情。“监”指借鉴,也就是借鉴、延续周朝的礼仪制度。“周监于二代”,说的是周朝的礼仪是借鉴夏商两代,集众家之长发展而来。从尧、舜、禹时期,到后来的夏朝和商朝,再到周朝,礼乐典章一直在延续、在升级。到了周朝,已经丰富多彩了。
孔子特别喜欢周朝的礼仪制度,孔子的偶像是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
每事问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太庙”古作“大庙”,读音相同。
译文: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得礼呢?进了太庙,事事都要问。”孔子听见后,说:“这才是礼啊!”
太庙是君主的祖庙,而鲁国是武王伐纣后分封土地时周公旦的封地,因此,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旦的庙。
“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进入太庙,什么事都问,比如问这个叫什么,那个叫什么,这件事该怎么做,那件事该怎么做。
有人就在背后议论:“大家都说说,这个鄹人的孩子知礼吗?”
有人把这些闲话告诉孔子,孔子的回应是:“是礼也”。
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孔子真的不知道。孔子此前没有经过太庙,这是第一次。一个人就算在书上读到了再多的东西,到了实际的环境中也不一定会掌握所有的细节。孔子作为一个从鄹地来的年轻人,第一次进太庙,对于很多事情会感到很新鲜、很陌生,所以他对每件事都要确认一下。
那么在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不问?不问,并不是觉得自己都懂了,而是生怕别人看出来自己不知道,只好不懂装懂、闭口不提,总怕丢面子,什么都不敢问,结果常常做错事。
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礼,而且最重要的是,关于礼仪的事情是绝对不能搞错的,对于礼仪,不同的地方要求不一样,所以必须详细的问明白。
第二种可能是孔子其实一切都明白。那他为什么还要“每事问”呢?是为了表示尊重。我们可以想想看,如果我们拜访别人,对方开始展示他的收藏,即便你比他家的家底更厚,你收藏的东西更好,你会说:“你的这个收藏,我家多的是”“你的是假的,我能看出来”这些话吗?当然不会。进入别人家的太庙,总得保持点好奇心,这也是对别人的认可。从这个角度讲,这依然是礼。
无论孔子是知道还是不知道,都没错。入太庙“每事问”,意味着尊重,意味着谦虚。
感悟:到了一个新地方,什么都不敢问,假装自己什么都懂,结果一做事就出错,这才是最糟糕的。不懂就问,谦虚谨慎,这不仅是种智慧,更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