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乾[1]以易知,坤[2]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周易·系辞上》)
【注释】
[1]乾:八卦之一,卦形 ,三爻皆阳;又六十四卦之一,乾上乾下。象征阳性、刚健。《易·说卦》:“乾,健也。”又“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系辞》:“乾道成男。”
[2]坤:八卦之一,卦形 ,三爻皆阴;又六十四卦之一,坤上坤下。象征阴性、地。《系辞》:“坤道成女。”
【解读】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其意谓天地间事物无尽,而总统于乾坤,由此而天下之理在乎其中。使天地的法则易而又简,则易知易从,可久可大。
《易·系辞》“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是孔子所提出的一种人文思想。作为一种思想认识方法,其对后人立言著述颇有影响。尤其在中医学方面,显得更为切近。
《素问·天元纪大论》记载黄帝对鬼臾区说的话:“愿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而难忘,为之纲纪。”其中“简”“易”和“久”并为“纲纪”的说法,显然与《系辞》吻合。
晋、唐之时医家著述医方,多以“易简”为原则。如晋·葛洪《肘后方》自序称:“使种类殊分,缓急易简。”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博采辟径,删裁繁重,多在简易。”其《千金翼方》论养性禁忌,甚至还直接引用了《系辞》“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之语。后至宋代,更有不少医方书直接用“易简”作为书名。著名的有王硕《易简方》、无名氏《校正注解易简方论》、孙志宁《增修易简方论》、卢祖常《续易简方论》、施发《续易简方论》以及徐若虚的《易简归一》等。以上方书的内容及其功过得失姑且勿论,但就其同以“易简”为名而言,确实是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
于此可见,诸多作者著书,考虑到的是《系辞》所说的“易知”“易从”“有亲”“有功”“可久”“可大”,也就是说考虑到人们对所写方书的接近程度、实用性和流传推广性。
【参阅】
慎到《慎子》逸文:“利莫长于简。”(见《韩非子》)
东晋·张湛《养生要集》:“不违情性之欢,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好,而顾眄可行,使旨约而瞻广,业少而功多,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故其大要,一曰啬神,二曰养形,三曰爱气,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见《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