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修身课 第八课读后感

  所谓慎思明辨,就是谨慎的思考,清楚地辨别。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个大字,一直以来都是中山大学的校训。同时,许多知名大学都以“慎思明辨”为校训,因为“慎思明辨”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种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精进的几个阶梯;从广泛学习开始,经过询问质疑,慎思慎取,明辨真伪,最后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体现了儒家慎思明辨的思想,以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同时道家的老子也是一个极富独立思考精神的学者。当所有人都在崇拜物质享受,智慧和仁义的时候,他却敏锐地看到了正反两面,并从而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实际上,他是在教导人们要明辨是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