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六李娟丽/分享1634天2024.06.03周一/共1611场(累计630场/本周 场(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导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导论》——第十三章 机构、团体及组织的事务工作P366
读书———
有些机构工作程序非常认同聚焦在问题上,他们要求实务工作者,一旦怀疑案主存在某些问题就要使用标准化工具,随后实务工作者将这项结果纳入估计治疗计划中。当你将建构解决之道应用于对案主的服务过程后,你会发现这些记录的一些方面会有案主的工作没有关系,当你需要了解案主对自身问题的知觉时通常会发现专业的预估或诊断信息并没有什么帮助,当实务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加聚焦于建构解决之道时,机构要求的个人记录会逐渐增加其挫折感,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呢?一些建议是Peter的一些经验,: Peter在一家聚焦于问题及病理的临床心理健康机构工作多年,实务工作者必须在会谈时使用一份详细的病症分类调查表,这些信息还会出现在诊断上,是向第三方申请付费时一并提交的,由于预估和治疗计划必须在第二次会谈结束前完成,所以皮特一开始与案主工作时就不得不把会谈的焦点放在案主的问题上。
机构的政策是他必须遵循调查表,他向案主直接说明这一情况的要求,并且开始将焦点解决焦点聚焦于建构之道时他会向案主提出一些建议,比如机构要求我们完成的初步预估和干预计划,包括预估要询问你的这些焦虑症状的问题,同时记录你的背景、家庭等信息,这些问题可能会有帮助,也可能不会有帮助,因人而异。根据计划谈谈你期望的未来以及你准备如何实现这些不同,我的经验这是很有帮助的,所以今天把你所忧虑的一切信息记下来,下次就可以更多讨论你想要有什么不同,还需要收集这些初步预估信息,万一需要从保险公司获得接受服务的相关费用,能给出一张诊断证明,如果你想要的话,就可以多谈一些这个过程,不知道这个安排可以吗?
因为案主第一次来的时候,通常会聚焦在问题上,所以案主会同意皮特的建议,随后皮特给出机构使用的表格逐项完成内容,在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就开始询问案主希望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同,通常皮特会以公式化的初次会谈建议,使案主的注意力转移到建构解决之道上,从而结束会谈,下次会谈他会通过询问奇迹问句,追踪问句,让主题转到目标制定上,同时也会探索例外进行暂停,并在会谈结束时给予反馈。
———学习、分享
生活总有起起落落,会有高光时刻,也会经历艰难曲折。
在顺境中,保持低调,不迷失自我;
在逆境中,调整心态,不否定自我。
主动调节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自卑的人觉得自己不配得,无价值;
自恋的人觉得世界只有我,爱指责;
自信的人觉得这世界充满爱,爱自己也爱他人。不是什么样的人?
善良的力量因为温柔而强大。一句鼓励就能给他人带去温暖;一次援手就可能帮他人渡过难关。“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很多时候,我们人生中的好运,不过是自己善良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