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出去游玩难免在机场会有等候的时间,于是在出发前我把备受巴菲特推崇的书《聪明的投资者》带在身上。这本书的内容确实如巴菲特所言,是一本投资人的圣经,虽然这本书距离第一版已经好几十年了,但是其对于市场和人性的描述依然准确。
投资是一个个人行为,各人要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人,同时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要有一定的信心。要避免来自于市场,和周围的干扰,要清楚无论什么时候随大流不会赚到钱,正如巴菲特所说的;“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
我们要自信但是不要过分的自信,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满是矛盾,但事实上却是毫无矛盾,我们的自信主要对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对于市场的把控能力要自信。不要过分的自信讲的是我们不要过于的教条,因为市场是不可测的,充满了太多的不稳定,如果在已经偏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显然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这两种极端之间,选取一个平衡点,著名的小说家菲兹杰拉德不是说过“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仍能保持行动能力”。
不要相信任何对于市场预测的言论,市场的不可测在多年的证券交易中已经被证明,尽管有些聪明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预测,但是来自于市场的力量会将这些预期给抵消掉。在证券市场大多数时候,人们的敌人都不是市场,而是在市场中投资的人。
大多数散户和新手非常喜欢看所谓的金融专家的大盘分析,试想如果他真的能够准确的预测市场,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告诉你呢?这本就列举了一个非常离谱的故事,“长期来看一个专家所挑选的投资组合,与一只黑猩猩所挑选的投资组合,收益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虽然是个笑话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所有的知识和信息不管是我们从哪里得来的,首先我们要在具有一定甄别能力的前提下,我们才会有效的利用他们。如果不加筛选就用,那么无疑是把自己的钱袋子交给别人,而大多数人就是愿意相信所谓的专家,并且还乐此不疲。
我们在学习方面不肯下苦工夫,那么在赚钱方面就要受苦,你是愿意自己受苦还是钱袋子受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