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凡此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正,地气扰,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火木同德,上应荧惑岁星。其谷丹苍,其政严,其令扰。”
凡此少阳相火司天之政,无论为壬寅、壬申,为戊寅、戊申,为甲寅、甲申,以及庚寅、庚申、丙寅、丙申,皆主太过之岁。
诸太统运,其当年气化运行,皆先天时而至,即如天之气,以相火司天而天气正,地之气,以风木在泉而地气扰。在泉气盛,是以风性暴举,木偃沙飞。司天气盛,是以炎火乃流。
然厥阴一阴,风木属阳,是以阴行阳化,时雨为之乃应也。寅申之纪,司天之相火与在泉之风木合德,仰观天象,则荧惑岁星同明;下验五谷,则丹苍合色;言乎其政,则应火而严明;言乎其令,则应木而扰动。
“故风热参布,云物沸腾,太阴横流,寒乃时至,凉雨并起。民病热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
且在泉与司天之气相交,而风热参布,云物沸腾,阳胜者阴必复,是以太阴横流,寒水加之,寒乃时至,凉雨并起也。司天之火气敷于上,在泉之木气动于下,如此,所以一火一木,两气交并。而民中之者,即病热中或外发疮疡,内作泄满。
“故圣人遇之,和而不争。往复之作,民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
在常人不善调摄,鲜不感此木火之气,惟圣人顺时序,慎起居,节饮食,虽遇之而独能致和,不相乖侮。
况火令大行,寒气仇之,往复之作,寒热交争,其民未有不病寒热,以及疟泄、聋、瞑、呕吐等证者,甚且寒不敌热,火性上升,怫郁作肿而变色,病之不一。如是治者,可不详审而细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