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菜园浇水几小时令我浑身如充了电般,把几日陪护的疲惫抛之脑后。打开了水喷头,见证蔬菜果树的叶片在渐渐饱胀泛光,人也会神清意爽起来。
洗完热水澡,把衣服清洗干净晾上后,摸出枕头下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书签依然躺在24页,来到医院后一直忙得没时间续读,而此时已快24点,想想同病房的其他人需要休息,再次压住了想阅读的欲望。
一阵微风吹进窗户,病房里顿时凉爽起来,几乎令人忘记了白日的热燥之气。躺在陪护床上,望着夜空,星星眨眼,有几架飞机闪烁着灯光越过,起身立于窗前,通往驼峰桥洞的车辆变少了,路灯泛着昏黄,山峦包裹着这块凹地,多看一眼都感觉被催眠了。
听着父亲深沉的呼吸,伴随打鼾的声音,我心里实在是高兴。好久都没有见到父亲这样熟睡的模样了。不得不承认医学发展的奇迹,父亲与前几日在家时已判若两人。这种年纪,来到医院不仅仅是为了治病,更多似乎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安全感。而我,也在医院获得了另外一种感受,那就是努力注重当下,不辜负每一天,如此才会心安理得。
今天有点馋咖啡,在医院楼下的超市里买了一袋雀巢咖啡的新产品,发现口味稍有变化,但依然不改神韵,还是习惯原味香。
又是忙碌的一天。清晨7点被妹妹电话催醒,迷迷糊糊爬起来刷牙时,妹妹已走进病房在呼唤父亲起床。提前预约的s牙医昨晚12:00从外地开车赶到市里,目的只为父亲再做一排下牙。
父亲住院,因为重度贫血,让我们几个子女反思并心怀内疚,再三排查营养缺乏的原因,最后锁定其中重要一项原因是牙齿出现问题拖延修复导致。一段时间里,父亲排斥硬食物与果蔬,吃流食居多,如此分泌的消化酶变少,营养缺乏在不知不觉中。
虽然几个月前给父亲重做了上排牙,但因为时间与距离问题,没有做相配套的下牙,这就导致上下牙咬合力不能完全吻合。咀嚼食物更不如原来那样舒服。
这些年,给父亲换过与修复过许多次牙,但因为他的真牙在慢慢脱落,导致配制的假牙在整体上一再重新调整,体验s牙医的高超技术、贴心服务与亲民价格后,他的牙科诊所就成了家人维护牙齿的定点。即便需要提前预约,还要来回跑五百公里左右,但如此的高度信任感让s牙医处得与家人如朋友一般。
提前与医院医生落实过清晨没有检验项目,并申请同意了父亲可以回家里(其实是为了留取牙齿模具)如此,父亲不仅吃上了医院食堂没有的鸡蛋羹,还喝上了新鲜的牛奶,牙齿模具也取好了。s医生答应一天后还要再来一趟为父亲安上牙齿。
等我们重返医院时,时间刚好指向上班时间10:00。经过三天输血与注射人血白蛋白后,父亲的血色素迅速升了上来,人精神了许多,这两天只服药消炎观察。
带父亲回到医院后,迅速向医生作了一切正常的汇报。马上与母亲电话沟通,让上班的弟弟抽空接她来医院陪护父亲一上午,我得去菜园子浇水。
最近高温,地里的果树、蔬菜、花卉四天没给水了。原来主要负责这项工作的是w阿姨。但她要去异地看儿子几天。妹妹又马上出差,这浇水的活儿是我请命的。
弟弟把母亲送到医院后又马不停蹄送我去菜园,看到由我亲自参与过开垦的菜园生机盎然,别提多高兴了。父亲退休后几乎没有离开过母亲,住院虽离开了几日,但我安排他们天天电话聊聊天,这会儿父母可以面对面表达关心牵挂,我也就能安心浇水了。
与文友共读《红楼梦》一周年(2021年)的春天,也是我生日那天许的愿,由我亲手栽种了一颗樱桃树,它象征着我对红学投入的热情。如今,樱桃已经挂果,虽然数量不多,但那鲜鲜亮亮红红的果实实在令人倍增信念与陡增成就感。
菜园子里原来种草莓的地方大部分被换种了番茄,绿色番茄很繁正待变红;去年栽的葡萄树叶片很大,正茂盛地沿着架子攀爬,不知道会是什么品种,可能等果实成熟才会知道;栽种了两年的沙棘树在除年就结了几粒果实,如今它依然叶片小而尖,有着耐旱植物的灰绿,却呈现营养不缺的肥厚,估计结果率会高于去年;葫芦瓜、南瓜的叶片与茂密的藤蔓护墙连在了一起,扒拉开叶片后,有不少拳头大的瓜藏在叶片下;油麦菜、小白菜、韭菜已吃了好几茬,只要给水,就使劲地疯长;豆角不知道是否买错了种子,出苗率很低,后来又补种了两次,但错过了时间,生长态势依然不如去年……节节高没种几颗,但它带着褶皱的花朵很漂亮,令人不由想到三宅一生不知是否以它为参考灵感之一创造了那种著名的褶皱面料;还有几颗果树因与菜离得近,显得远没有那颗樱桃树肥壮。而桦树又长粗长高了许多。
打开了水阀门,地里的几个水蓬头开始滋滋滋地摇头晃脑起来,拉着皮管子把水引到蓬头洒到不了的地边,在靠近栅栏边,马兰花扩张的面积比刚栽种时大了五六倍。那是弟弟前几年下乡工作时最喜欢的野生植物,我们一起去了上百公里,从隔壁上寻找并挖来种在地头,它开出的花朵中带着漂亮的紫色,与绿植大棚里培育的温室花朵感觉不同。今年开春,母亲家阳台上也栽了一颗。马兰花虽然与名贵花不同,但它那野生硬挺的窄叶片很漂亮,远看造型,不差于兰花。
在菜园子一边浇水,一边摘菜,母亲喜欢吃家乡的浆水,最早用包心菜与芹菜做,也用春季的野菜做,后来发现,用油麦菜、小白菜做的也非常好吃。
母亲做浆水还是跟网上教程学习的,洗干净菜,在开水里稍煮到半熟,捞出菜晾温,最后泡进瓷坛的浆水汤里(初汤配料:白醋+无油面汤)这样,在冰箱冷藏室里泡三天,捞出菜控干水,用干辣皮炝锅,放适当盐,来回翻遍五六分钟后,一盘酸香可口的开胃菜就出锅了。家人们都抢着吃。
摘够一大包油麦菜与小白菜,剪下一大把韭菜后,也顺便除了地里的野草,而浇水的任务也基本完成了。
妹妹下了班,一起去一家饭馆吃完饭送我回医院后就出差了。这样,我摘好的一大包菜又挪到了弟弟车上,与母亲换班后,母亲坐弟弟车回家了。我知道,她要忙着当天把菜加工成浆水才能作罢,因为这种菜也不好隔夜。
一人病一家人忙,很少听父亲说过自己不舒服并主动要求上医院的请求,最近,他确实忍受不了了。心里着实有点心酸,老人们看见小的各忙其事,也就总为小的着想,不到万不得已时根本不肯开口求助。好在父母生了我们仨,这在住院时确实能表现出一些优势来。“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中国传统观念得以体现。
而我们这代人的后代,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国家为鼓励生育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感觉愿意多生的家庭反响平平。现代工作压力节奏与养育成本提高,加之月嫂保姆问题的额外费用支出等,让不少人宁肯把关注力放在实现自我理想而不是生育后代上,同居不婚,择婚不育的家庭也越来越多。
看来,未来由子女亲自陪护父母养老的家庭趋势会越来减少,传统观念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养老发展成朝阳产业,但被爆出的问题也不少。总之,未来任重道远,同时也相信,国家总会发展摸索出一套更人性化的养老模式。愿未来,每一个人都能生活在良好的养老环境里,并舒心愉悦地度过暮年。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就像我大前年种下的那颗樱桃树。等父亲出院,一定要让他亲自体验一把在樱桃树下摘果子的感觉。
只要种下了希望,收获迟早会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