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六点签到
“动中禅”和写作的过程是一样的,写作也是向内看。
休息和滋养自己的方法是:切换一个场景,仍然是一个人待着,放任思维奔驰。
如果你经常在这样的状态里,就会体会到类似做梦的状态。我经常在半梦半醒间灵感倍增,因为那时候是我潜意识最活跃的时刻,毕竟意识还没来得及“上班”。
我请教过研究梦境心理的咨询师,如何把这段充满灵感的时间拉长,让我更有创造力。
他告诉我,在睡前不断地问自己想要得到答案的那些问题,反复想,边想边入睡。
清晨间,那个答案往往会自然浮现。我经过许多次测试发现,这种方法十分有效。
可是,我们做梦的时间很短,如何让自己更有灵感呢?灵感产生于潜意识浮现的时候。
所以,“动中禅”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激发我们的灵感。这种不受限制的思维漫游,给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人在迷迷糊糊时,反而更有创造力。
什么是“动”?为什么要切换到“动”的场景?
大家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睡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休息方式。如果你睡眠不足或者你是体力劳动者,那么睡眠确实可以迅速帮你恢复体力和精力。
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办公室里,平时也不怎么缺觉,那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身体由于缺乏运动处于低兴奋的状态,但是你的大脑却一刻也没闲着,处于高兴奋的状态。
此时因为你的体能消耗并不多,睡眠这种静止的休息方式对你的帮助便不大。
大脑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一个区域都分工明确,掌管着身体的不同功能。为了防止用脑过度,最好的方法是劳逸结合,即让大脑的每个区域都得到休息的机会。
因此,对于极度缺乏运动的脑力劳动者来说,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大脑从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中切换到“动”的场景,这其实就是让大脑休息。
锻炼身体会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强壮,我们在锻炼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活动,改变自己的身材或体重便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我们的心理,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锻炼。我们每天都被各种浮现的念头和思维带着走,是因为我们的心还不够强壮,总是会忍不住地去思考。
在这种模式下,人无疑就会越来越焦虑。但是,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中,刻意练习如何投入当下,慢慢地,走神的现象大幅度减少甚至消失,焦虑的感觉自然也会缓解许多。
研究发现,如果我们每天抽出15分钟时间离开熟悉的环境,到户外走一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焦虑、抑郁、疲惫的感觉。
因为在单一的环境里,我们会习惯性地用大脑里的想法来应对压力,我们的注意力全部在情绪和压力上。
但是,我们动起来的时候,会更容易体验到新奇感。例如,走路的时候,我们会心跳加快、呼吸加快,闻到树木和泥土的味道,感受春风拂面的触感,这些新奇的感受都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从情绪或压力的牢笼中挣脱出来。
再例如,当我们用双脚感受大地的时候,脚掌与大地接触,肌肉和呼吸有节奏地起伏,我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关注走路这件事情本身。
因为我们的目的性没有那么强,所以我们会更关注身边的人、事、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和天、地、人融为一体,而不是只局限在想法里,被想法牵着鼻子走。
这时,我们再关注自己的内在,我们就能体会到当下的感受是什么。
“动中禅”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做简单、重复、有规律的事情。
诸如游泳、开车、炒菜、切菜等事情,都可归入其中,这些看上去无聊的动作,本质上是一种轻度的催眠。
当身体在机械性地重复某一动作时,你的大脑就空出来了。这时,你的意识在放松、休息,而你更深层的潜意识仍在工作。
这就像我们走路,我们的思维是不会判断先迈左脚还是右脚的,因为我们的思维已经将这套过程内化,进入了潜意识。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一边走路,一边讲电话,直到需要判断方向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自动会停下来,这不需要耗费我们大脑的更多“内存”。
以我自己为例,除了清晨,我的灵感经常会在开车、洗澡和做家务的过程中出现,而且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所以,让大脑休息,将脑力劳动转变成体力劳动,也是一种滋养自己、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其实,大多数文学创作也是通过潜意识的流动完成的。
很多作家的工作就是倾听自己潜意识的声音,记录下飘过脑海的思绪,作品的产生也就水到渠成了。
让潜意识流动起来,被我们看到并加以记录,这其中最关键的诀窍就是“动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