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他经常出现在美国的公共媒体上,已经帮助了2000多个叛逆的孩子和家庭创建亲子关系是调节家庭亲子关系方面当之无愧的专家。《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的英文直译名叫"用十天减去孩子的叛逆",作者做研发的十天计划是在他本人已经拥有了25年咨询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
第一天,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叛逆。
我家大宝叛逆的原因可能是:
1.寻求关注。
2.寻求价值感.
3.对抗父母不合理管教。
4.以叛逆的方式向父母寻求帮助。
多种多样的原因会诱发孩子的叛逆,但归根结底,所有叛逆的孩子都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他们最需要的是帮助。请父母永远记住:你一点都不孤独,那些看起来很棒的家庭,展示的只是其中一面,很多家庭都存在着孩子叛逆的问题,只是或多少而已,所以,坚持下去,平静地面对叛逆的问题,你会看到改变。
另外,在第一天父母要做的是检视的是自己的行为:
对孩子微笑了吗?
有没有拍拍孩子?
有没有对孩子说我爱你跟孩子目光接触?
拥抱孩子参加学校的会议。
给予表扬。
给予赞美。
敦促他上课。
安排他的生日聚会。
……
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当你座椅上的方面,即使孩子口头不承认,心里也会非常的高兴与感激。
对于父母的消极行为,也可以作以下检视:
有没有吼叫/讽刺/挖苦/打骂/忽视/唠叨/说教/经常打断/羞辱/批评/引发内疚/刺激/挑衅/威胁/摔东西/否认感受/没有耐心/不切实际的期望/过于严厉的后果。
如果发现错的事做的太多了,也不要难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让自己减压,降低对孩子的关注度,照顾好自己才是对孩子负责的行为。你放松时,孩子的叛逆就会减轻。
第二天,要学会理解叛逆的孩子。
理解孩子,倾听是关键。
一,父母不要带着评判听孩子讲话,不要总是想给他建议说应该怎么样。
第二,不要随便谈论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第三,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
理解孩子应该是不带评判的倾听,多看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第三天,在大喊大叫的陷阱边学做情绪教练
很多家长喜欢以大喊大叫的方式来管理孩子,因为看起来太有效了。孩子只要听到家长大喊大叫,就马上听话,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只要父母声音不高,孩子就不听话,因为他等着父母喊,他认为不喊,他一切都是正常的,并不知道事情的边界在哪,只凭父母的吼叫来判断事情的正确性。
大喊大叫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他会把自己的一切错误归咎为"反正你不爱我",会用叛逆的方法来跟父母对抗。想象一下,如果配偶或者领导整天一大喊大叫的方式对待你,你会改好吗?
大喊大叫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是来自遭受强力挫折的反应,觉得自己无能,怎么连这件事都搞不定?
二是我的父母也这样对我,我也学会了大喊大叫。
三是大喊大叫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四是大喊大叫是唯一的选择。
当你想大喊大叫表达内心的愤怒时,你可以先告诉孩子:“我现在真的快疯掉了,在我平静之前,我得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跟孩子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儿。
避免大喊大叫,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通过理解孩子,让自己平静下来。
一,要意识到自己愤怒的信号,让自己冷静或先离开,等自己平息平静的时候,通在解处理问题
二,用轻声细语代替大喊大叫,声音越小,威力越大。
三,想象一下美国总统就在你身边。
四,想象一下这是你最后的日子。
第四天,要超越权力之争
权力争夺是孩子认为他有权利这么做,而父母认为"你必须听我的"。避免权力之争的重要工具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爱她的,这时父母跟孩子之间不需要权力之争,通过问题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因为目标是一致的,大家的目标都是爱这家。有一句话说,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强迫孩子听话,才能让孩子听你的话。改变自己的心态,学会给孩子选择权。
告诉孩子不同的选择的结果,冷静,坚定地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不是跟他权力的争夺,这本书里有19个秘诀:
1.想一想预防,也就是在平静的时候多加强沟通和爱.
2.思考用回应代替反应.
3.尝试把自己悬在天花板上的看孩子.
4.注意时间和过度.
5,观察你在做什么示范.
6.有注意你的情感节奏.
7.一直坚持你的界限。
8.说出你的想法后走开.
9.礼节的提出要求.
10.想一想"妥协"。
11.避免负面标签。
12.顾忌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3.运用幽默。
14.用恰当的方法,向孩子表达他有权利.
15.记住,少说为妙.
16.给予选择,并且要求选择。
17.说"我理解,但是"
18.给你的孩子赋权。
19.不是每件事都会引发权力之争。
第五天,要强化孩子的积极转变,懂得夸孩子,在他做对事的时候,告诉他为什么是对的
口头表扬特别有助于塑造孩子的行为,最有力的奖励是最简单,没有成本的口头表扬:
1.表扬的时候态度一定要真诚.
2.表扬的时候说出事实.
3.表扬越及时越好。
4.表扬要多样化和见机行事.
第六天,要依靠纪律来约束。
当孩子被表扬了很多次,逐渐出现了很多新正确行为,与你也建立起了亲密的感情,接下来就是要有可靠的纪律,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理解时候,他会倾向于不轻易犯规。纪律约束有一些注意事项:言行要一致;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后,要及时给予纠正或者作出处罚;愿意协商;
特别强调的是:惩罚结束以后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不喜欢的是你刚刚那个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你!只有无条件的爱存在,惩罚才会有效。否则,惩罚会成为孩子叛逆的借口和理由,他最后会说:"我之所以叛逆,就是因为你们根本就不爱我。”纪律是靠爱来维系的。
第七天,要调动全家人的支持
作者杰弗里给了建议:父母之间要结成联盟,夫妻关系要远远优于亲子关系;综合运用策略,能让大家一起开怀大笑的事,比如说全家一块看电影,一会儿做拼图游戏,一块搭乐高,一块儿猜字谜,一块儿出去春游野餐。
第八天,要减少孩子在学校的叛逆行为
老师对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巨大的,叛逆的孩子很难适应并管理好他们的挫败感和其他情绪他们通常会感到威胁,不停的告诉别人,"老师是不公平的”,以此来确认自己的感觉,这未必被界定为说谎,这就是叛逆孩子当下的感受。
当老师向父母反映孩子有纪律问题时候,可以运用一下的方法:
保持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态度。
积极主动了解更多情况。
参与其中,成为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不是认为这事不归我管。
找专业人士进行沟通或请教。
对自己想要什么,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告诉老师,他需要了解孩子的哪些方面。
表扬老师。
支持学校的工作,而不恼火。
第九天,要克服顽固性的障碍
比如孩子注意力缺失,抑郁症,焦虑,酗酒,有健康问题。遇到这些情况,要寻求专业人士的的帮助。
第十天,从长远看,以减少叛逆的行为
孩子的叛逆可能会反复一段时间好了,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当孩子用叛逆来试探你的耐心的时候,请不要失去信心,坚持下去,不要恐慌,思考自己的价值,保持前进的步伐,承认自己不足,远离消极的陷阱,对孩子始终保持宽松的态度,邀请老师和家人共同参与,同时也不要忽视你自己的业余生活。
总结这十天的关键就是:不要试图控制孩子,不要试图用强权去打成招。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为什么要叛逆,倾听他,尊重他,给他选择权,跟他一起制定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的规矩。要看到他的优点,表扬和肯定,帮助他养成更多正确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权力上的争夺。父母应该是帮助孩子的角色,当父母当孩子会崇拜父母,喜欢父母的时候,他才更愿意和父母在一起。
爱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要做到无条件的爱,父母自身独立而完整的自尊体系很重要,当父母有自尊独立的完整体系时,才不会轻易的被孩子的叛逆行为激怒。当你能够冷静,而不会轻易发飙,你能够和颜悦色的跟孩子谈话时,孩子一定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