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教育,是一场美丽的修行(2)
文‖张爱敏
又如《图书馆狮子》,其故事具有思辨色彩,也是写给大人的自省之书:无论何时,都要遵守最基本的图书馆规则;遵守规则就是努力做到,不找借口,如果违反,就要承担后果;要善于相互倾听,鼓励对方表达,一起来分辨什么是“正当理由”;也就是说遵守规则的同时,我们要理解、接纳和友善对待每一个具体的人和事;慎待惩罚,对自己和他人违反规则的原因保持理解和接受的姿态,如果孩子有“正当理由”,大人和孩子应共同修订规则。
再如《南瓜汤》,故事的结尾像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的开始。猫、松鼠和鸭子开始了新的争执,一起看起来好像又回到了起点。如果把猫、松鼠和鸭子看作一家人,那么猫和松鼠是拥有决定权的大人,鸭子则是孩子。当他们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之后,鸭子离家出走了。
离家出走的原因有很多,但关键因素只有一个——冲突。提起冲突,总会让家长、老师产生莫名的焦虑,甚至总会直奔“结果”——如何解决,如何把“冲突”快刀斩乱麻,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其实,冲突并不可怕。冲突会不断加深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不完全是消耗和破坏。
冲突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源于归属感,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比较淡漠或者矛盾冲突激烈,孩子在家里无法感觉到温暖,找不到认同。那么,到了某一个年龄阶段,也许会去寻找新的精神归宿。当这种冲突爆发以后,家庭矛盾有所暴露。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原生家庭的因素。此时,大人如果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孩子离家出走,借机正视和反省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那么它就会成为推动家庭进行变革的动力,从而建立相互支持、更加和睦的家庭关系。
再如,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因面对问题产生争议而发生冲突时,我们的表现是既不焦虑也不干预。给孩子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除了危险情况及时制止外,其他的都留给孩子自己去化解。我们需要友善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向孩子提供错误的示范。
反思自己的立场,克制自己的脾气,更不要越俎代庖,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去抉择,我们唯有选择后退,后退,再后退!
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进行自律练习,理解力练习与沟通练习,孩子就可以在冲突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不断重建彼此的关系,让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