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夫唯不欲盈,故能蔽而不成。

译:通常善于做管理的人,一定是通情达理,思想高深莫测,这里形容一下:谨慎如履薄冰,警惕戒备如临大敌;严肃郑重像宾客,潇洒自如像了无牵挂;纯朴像未经世事,泰然自若显得懵懂无知。如果把混浊的水静置,将漫漫变清;如果重视修养,就慢慢恢复生机了。遵循这种事物发展的规律,不用刻意追求圆满的结果,也会不错。正因为不刻意追求圆满,所以不用关注,也不会终止。

解:版本结合竹简和帛书,纠正一些重点字词。

善为士者,有版本是“善为道者”,如果“道”是本源,“为”就说不通了;士,士大夫,管理者。

微妙玄达:微,细节、微小;妙,精妙;玄,深刻、深奥;达,通晓;整句理解,精通人情世故的细节和微妙。

豫,犹豫、谨慎;犹,警惕;涣,涣散,散漫;释,释然,冰融化分散开;屯,同敦,纯朴;朴,没有雕饰的木材;沌,同浑,浑然天成;浊,愚昧懵懂。这几句,是说管理时谨慎认真的态度,庄重潇洒的心态,交代原则而不过分关注细节的方法。

浊以静,混浊的水静置;安以重,据竹简本、帛书考据,“重”比“动”更符合文意;安,修养;重,重视。

保,守住;结合上文,为士者的“朴”“沌”,水静置自会变清澈,修养生息自会恢复生机,“不欲尚盈”应该理解为不用刻意行动,而持守“道”,事物自然会按“道”生成相应的结果。

蔽,遮挡,掩蔽,理解为不管;成,定,结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