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手详情可咨询宣传人蒽茯q727785206
【微信说】人的状态是由心而生
文/华夏
前段时间一轮高考又结束了,复读的A同学打来电话谈论着这一年的种种事物以及对于未来的忧虑之感。说起来,我们这一批先进入大学的学姐学长大部分都没有起到表率作用,通宵K歌打DATA,睡到日上杆头,夜夜笙歌,沉迷堕落的自我享受中。也难怪这群还有斗志的年轻人会为自己未来的方向感到担忧。 不禁让我想起那日听到的讲座,主讲人说,看到你们富有朝气的面庞,真怀念自己年轻的模样。当时听到这句话,全场唏嘘声不止,如今回念起来,倒也是这番韵味。 虽然高中生涯被人唾弃不止,因为一些奇葩的硬性规定让无数学子辗转反侧。然而可笑的是,这段经历大概是中国教育背景下中国学生特有的一段必须回忆的是生活,是走向大学社会乃至更远的未来都值得回忆,并引起共鸣的一段生活。 我原来老以为这种共鸣是来源于生活的雷同性,三点一线的生活,固定不变的理论知识,朗朗的读书声,每期必来的周测月测小考大考,固定的前后桌,食堂里插队的身影,和老师斗智斗勇。后来当我有一日早晨6点站在大学里朗读声不绝的走廊时,我才意识到那种共鸣是来自于那颗年轻的跳动的奋斗的充满激情的心。 我高二那年和M同学一起出去漫步,她的成绩不太好,当年都未曾参加中招考试直接选择了职业高中。但是我还记得在那次中招之前的半年,她在我们寝室的隔壁,每天早晨我都能听到她读书的声音,在教室的时候她也会来问我各种题目,我能在她的眼睛里看到认真。但是,现实就是,并非所有的付出都一定会有回报,至少这个回报不是突然间就能到来。所以她的成绩还是不好,她最终还是没能勇敢地选择参加中招考试。但是那一天她和我说,她觉得她唯一感动自己的就是那段时光,因为她觉得自己以后都不会再那样为了一个目标拼尽全力。以后吃苦的时候,她都会和自己说,我曾经也努力过,虽然没有成功,至少坚持过。 那天回家以后,我反复斟酌了这些言语的力量,只能觉得微妙地震动着我的心脏,但是它不足以给我一种完整的冲击。 但是我相信走过高考这条路的人,到了大学以后就能深沉地感受到那种特殊的冲击力。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走下坡路,那种鼎盛时期的奋斗感真的回不来了。尤其回不来的是,那时候那种奋斗的感觉。 前几天写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我给自己留了4个小时的时间去完成,我当时和我父亲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还自嘲着说,如果在高中时期我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很好。而如今那种努力地感觉已经差了很多。当然我也有过为了一门学科废寝忘食的通宵过两个夜晚,不过前提是,那个学科,我很喜欢。 于是我就想着,是什么把我变得如此懒惰。其实,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懒惰,就是当我们明知自己拥有作出选择的权力,却不去主动改变而使放任它的生活态度。 不过,变懒的不止我。 C同学上次打来电话,和我念叨着说,他当年觉得看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现在书放在他的面前,即使没有事情做也不会选择去翻一下。他当时问我,我是不是有病?我想了一下,我和他说,高中时刻觉得书如此珍贵,是因为生活过于规律了,在这种规律的生活里面获取一些外界的信息会让人神清气爽,而且会有一些和人聊天时候的谈资。而现在,我们已经缺少交流,没人在意别人在如何生活。没有攀比,反而没有进步。 他在电话那头似乎点了点头。其实我说这话的时候,正企图说服我自己,懒惰都是源自环境,但是谁都知道,懒惰源自我们本身。 犹记得打工去的D说,虽然都是在念大学的年龄,好像我永远一副乐观的不得了的心态。然后我记得我和他说,这幅乐观源自于一种态度。 我前几年看过王小波的一片杂文,大致的情况是,他说他在大学的一节高数课上,老师说,这门课可能以后你们都不会用,但是我还是要讲,因为我觉得这个知识是好的你们应该知道。无独有偶,后几年我在网上看流行的段子,有一条大意是,英语虽然简单,你却不愿意去考一个四级的证书,等到有一日别人都拿着证书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都不会。你的豪情壮志被狗吃了吧。 虽然说言辞犀利加粗鲁,不过鄙人认为还是值得深思。 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走的道路,不过我们走了太久的应试教育,被告知什么知识是对的什么知识是错的,该学习什么该掘弃什么。我们的变通能力选择能力其实已经被磨灭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能选择的不过是接受现状。 就像那个高数老师说的,知识是好的,值得我们去获取。就像那个四级考试,你可以选择它未完待续
本文发表于《预见遇见》实体杂志2015年版第二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