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诸子中,庄周这个人或许是最特别的。
先秦叫得出名字的思想流派,儒道法墨名,杂农兵医小说阴阳纵横。除去本身即是实用学术的农医两家,各有所长专注思辨的名与小说,其他思想学派都是各自的治世之道。中心思想还是如何建功立业,如何改变世界,如何让自己成为万众敬仰的存在。
但庄子不同,他所在意从来不是大环境如何,而是每个人如何。
庄子很少谈论社会坏境,毕竟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事情实在太少。但庄子很关心每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是否能在一生的尽头说出能作为人过这一世非常值得。
人活在世上,有很多种选择,就像旅人总有不同的道路。有些人希望获得财富,有些人希望获得名利,还有人只希望安稳平淡地度过一生。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庄子关注这个问题,他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幸福。
道家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毫无疑问是老子。老子决定了道家的核心思想,所有道家门人的大体走向,对于他的智慧和学问自然是无可指摘。但老子的思想是屠龙术,确实充满大智慧,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能应用的时机确实不多,而庄子的学说思想,更像一本普通人的幸福指导书。
“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道或者说真理,一直存在于应当存在的地方,人们是否理解其意,并不对道的存在有增益或减损。一如幸福的标准,只看个人,拥有了什么或者未曾拥有什么,并不一定能够影响幸福的质量,端看己心。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跳脱出已有的定式,忘却前人所说的成功标准,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已经非常幸福。其实众生皆苦,普罗大众都是这苦的体会者,我们所能体验到的都是作为一个人该有的经历。
人生本无解,若一定要找永远幸福的秘籍,或许只有庄子能告诉你:“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一句出自《庄子·逍遥游》,可说是源自庄子的幻想,那庄子是说摆脱苦难唯有成仙吗?非也。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追寻幸福唯有超脱,超脱物质,超脱柴米油盐的俗事,升华的并非躯体而是精神。当你看透社会的尔虞我诈,洞悉人性的丑恶贪婪,就会明白一切不过如此而已,绕过这些碍眼的绊脚石,人生依然是开阔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