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新闻是这样报道的:
一所学校开始尝试,
课程仅使用黑板进行粉笔字教学。
全程没有使用信息技术屏幕,
大幅度减少了孩子屏幕用眼。
只有纸质书本与黑板的使用,
旨在拯救学生的眼睛。
很多家长评论区呼声很高,
大力支持此举。
在快节奏的时代科技变迁中,
我们是一味盲从跟风,
还是可以选择反其道而行呢?
高频次科技产品的使用,
裹挟了人们的思维发展。
如音乐课中,一首乐曲的旋律走向,
老师会用PPT精准的给出旋律的起伏线。
学生看着老师给好的答案,
还会有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吗?
究竟信息技术是赋能,还是负能呢?
回归纸质书,少看电子屏,
还可以减少孩子精力分散;
光鲜的屏幕,画面太精美,
孩子的专注力易于被吸引。
很多教学片段,都会存在隐患。
再如这两天,气温骤降。
考虑温度原因,大课间活动在室内开展。
看似人性化的考量,
但孩子的身体却如温室花朵,
不经任何风霜雨雪的考验。
空调中成长的孩子,
会有无惧的勇气吗?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不在低温中,
如何增强体能呢?
试问:
过度保护的孩子,
是爱,还是害?
体能弱鸡,
眼睛近视,
没有思维,
何以未来?
学习课程排的太紧,
学生几乎0社交的状态,
孩子的童年生活充满阴影,
如此这般的教育是病态的。
暗夜再黑,总有星光。
纵使再弱,也有能量。
总有先行者,
不再使用电子屏。
总有机智者,
放手让孩子去闯。
愿你:
清醒地活,
无悔地活,
明智的活。